無論做鐵觀音,還是品鐵觀音,都是內心修煉、境界提升的過程。一個境界高遠的人,即使端起來的是一杯白開水,他也能品出極品茶的韻味。當這種境界被創造性地運用在現代企業時,他締造了茶業界一個又一個傳奇……
王文禮
1970年生,鐵觀音第13代傳人。八馬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安溪茶葉同業公會會長、泉州市總商會副會長、省茶葉協會副會長,2004年當選為“中國茶葉企業十大風云人物”,2005年被授予“中國特產之鄉優秀企業家”殊榮。
100多年前,中國茶葉壟斷著世界茶葉市場。100年后的今天,中國茶葉在世界上的地位是:面積第一,產量第二,出口第三,創匯第四。
由于缺乏全球化經營主體與龍頭企業,中國茶業全球競爭力難以提升,難以應對全球化經營挑戰與實現我國茶業全球化。
中國的茶葉、福建的茶葉,種類多、品質高,卻共同面臨著品牌少、規模小、競爭力弱的發展困境。
近年來,當安溪鐵觀音以前無古人的氣勢橫掃大江南北、走向全球時,一個享譽海內外、漸具國際品牌規模的茶業企業出現了———王文禮,帶著他的團隊,開創了八馬的茶葉世界:
中國第一家在沃爾瑪超市開設茶葉專柜的茶葉企業;
福建省鐵觀音原產地首個獲“2005年十大中國放心暢銷茶品牌”殊榮;
2004年,王文禮獲“中國十大茶葉風云人物”,當年他是福建省惟一獲此榮譽的;
2005年,王文禮是福建省惟一被評為中國特產之鄉“優秀企業家”的人士;
福建省惟一進入2006年中國茶葉行業排行榜十強的茶葉企業;
首個獲“中國馳名商標”的安溪鐵觀音茶葉企業;
全國惟一烏龍茶GAP(良好農業規范)體系示范單位;
2007年安溪鐵觀音十佳企業、十佳品牌排名雙冠。
在八馬茶業短短十多年的歷史中,還有許多的全省、全國第一。有關王文禮,有的人說他是一個白面書生,因為長得文質彬彬;有人說他是茶業儒將,茶業市場經常可以看到他攻城略地、揮斥方遒的身影;有人說他是貿易高手,在日本實施肯定列表制度后第一個大量出口鐵觀音……
讓我們回眸歷史,在安溪茶業的發展史中尋找王文禮成功的奧秘:一個成功品牌的掌門人,總是市場的先知先覺者,用超前的創新眼光規劃未來,謀定而后動,如諸葛亮未出茅廬已料定天下三分。這一切,不僅源于其先天的傳奇家世,也應歸功于后天的不懈努力;不但因緣于其內心對茶的不舍真情、對茶人濃厚的親切感,而且也際會于當年茶界的風云變幻。
這個人,因茶而生,為茶執著!
鐵觀音傳人的品牌夢
有些人,是含著金鑰匙出世的,有些企業,先天就比別人具有優勢。企業創始人的眼界和思路,在某種程度上,就是這家企業發展的金鑰匙。
年少時的王文禮幾乎是在茶園里“泡”大的。每逢假日,他經常跟父母上茶園玩耍,還參與茶葉的采摘、制作。
1988年,他考上福建師范大學歷史系,有機會比前輩接觸到更多有關茶文化的書籍。《茶經》、《茶道》以及形形色色與茶有關的書籍,成了他閱讀最多、研究最深的課外作品。
由于父母和兄長在深圳經營茶莊,1992年,他大學畢業即離開家鄉,南下深圳與家人團聚。起初,他進入深圳一家報社當記者。
在深圳,他強烈感受到繁華與貧困的巨大反差。當看到在一些高檔場所,一杯咖啡的價格竟是茶水的數十倍的時候,他的心感到莫名的疼痛。
在外的短暫經歷,使王文禮意識到蘊涵深厚文化的茶葉擁有巨大商機,家鄉人民可以借此走出貧困。他最終選擇放棄舒適生活,回鄉創業。
他是這樣和家人說的:“我們的第一代先祖王士讓發現了鐵觀音,第十代先祖王滋培創辦茶行,現在形勢這么好,正是創業的大好時機!我不能聽那古老的故事過日子。”一番話打動了家人,家人意識到這位大學生的與眾不同。
標準化規模化生產
當清香型安溪鐵觀音大行其道時,當很多的愛茶人與當地制茶人由刻意追尋韻味而任意改變傳統的制茶工藝時,王文禮提出了八馬鐵觀音“不青不酸,傳統正味”的品質觀念。市場已經證明,傳統半發酵型的鐵觀音不傷胃,發酵較足的鐵觀音既耐沖泡還可養胃潤腸。長期以來,八馬的茶葉品質堅持了這一點,因此,它贏得了一大批忠實的消費者。為了這個“傳統品質”,歷史系畢業的他在茶山、茶廠苦心鉆研,不僅學會評茶,而且學會做茶。在1998年上海、1999年北京釣魚臺國賓館和2005年北京人民大會堂3次茶王大賽上,王文禮獲得了鐵觀音茶王的至高榮譽。
從安溪到泉州、全省乃至全國,有很多的專業茶人,但是面對沒有任何評茶經驗的消費者,一個成功的品牌該怎么擔負起自己的責任?由于信息的不對稱,很多消費者喜歡鐵觀音卻不懂如何去鑒別。針對“100元是鐵觀音,1000元也是鐵觀音”的模糊鐵觀音現象,八馬采用“標準化生產”的策略。由農產品的茶提升到工廠化、標準化生產的商品茶上來,品質質量由企業來掌控,以品牌包裝來區分等級。消費者可以通過包裝,甚至八馬特定設計的茶號來識別質量。當許多安溪人還守著門前那個茶市賣茶的時候,八馬避開了農產品原料產地低價競銷的茶農競爭,開始了標準化、規模化的商品生產。
一個成功的品牌,除了品牌定位的質量外,還需要營銷與通路。王文禮心里明白,規模化標準化生產,必須抓好兩個重要環節,一是生產基地,二是營銷通路。幾年來,八馬已建立直接掌控的基地茶園5萬余畝,并采用國際最先進的良好農業規范GAP管理。八馬擁有目前國內最具現代化的烏龍茶鐵觀音精制加工生產設備,現有西坪和龍門兩個加工廠,總建筑面積6萬平方米,年加工能力達6000噸,八馬具備了生產優質鐵觀音的一切條件。
從沃爾瑪走向世界
擁有民族的世界品牌是已在茶道上摸爬滾打一二十年的王文禮心中的夙愿,也是擁有茶園50萬畝、產量5萬噸、涉茶產值50億元,名列全國茶產業、茶文化大縣首位的安溪縣人民的夙愿!而一張茶品牌的鍛造,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見效的。
1996年,世界零售商巨鱷沃爾瑪中國第一家連鎖店在深圳洪湖開張,在嚴格的審核條件下,八馬從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成為國內第一家在沃爾瑪購物廣場內開設專柜的茶葉企業。此后,隨著八馬品牌專賣店連鎖計劃的推進,八馬茶葉優良的質價比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青睞,風靡了整個特區。
當深圳特區這一無數茶商夢寐以求的“山頭”被“八馬”牢牢占據時,王文禮并不滿足于占山為王。隨著“名茶進名店”跟進戰略的啟動,八馬的民族品牌之路出發了,短短幾年,八馬迅速擴張到廣東、福建、北京、上海、東北三省等地,進而全面打開巨大的國內市場。
心懷天下,當與強者為友,世界知名銷售商紛紛與八馬結盟。
如今,八馬茶業與麥德龍、華潤萬家、天虹商場、歲寶百貨、百佳、樂購、Jusco、史泰博等大型零售商業企業均展開合作業務,紛紛設專柜入駐。
隨后,名茶進名店的“跟進戰略”迅速擴張到廣東、福建、上海、北京、東三省等地。在鐵觀音主銷區的福建廈門、泉州、漳州等地,目前八馬開設了近20家面積均在150平方米以上的旗艦店,其規模和檔次在行業中堪稱楷模。在全國,八馬目前已開設200多家直營店和專柜,而每月8家的開店速度,將使八馬在近幾年內處于國內茶葉的霸主地位。
據統計,日本每年從中國進口烏龍茶約2萬噸,八馬占據了其中的10%,在鐵觀音品牌中位居第一。中國出口到日本的烏龍茶,安溪出口量第一,其中50%以上是八馬茶業的。對茶葉安全要求極為苛刻的日本之所以如此青睞八馬茶葉,就是因為八馬提供的是傳統正味、非常安全的優質茶葉。可以說,在日本提高門檻后,八馬茶葉率先通關,這是水到渠成的結果。
15年來,八馬走過了從區域品牌到民族品牌,從民族品牌到世界品牌的品牌之路。2007年5月12日,八馬同時名列首屆安溪鐵觀音十佳品牌和十佳企業榜首。
鐵觀音正在改變自己在世界的地位,對王文禮來說,走向國際只是開始,八馬要讓中國的鐵觀音真正征服全世界的消費者,讓八馬成為暢銷世界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