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舍茶館總經理尹智君
2008北京奧運指日可待,為圓百年夢想,老舍茶館三年備戰奧運,戰績顯見。4月18日,記者來到老舍茶館,尹智君總經理欣然打開了辦公桌前的電腦,老舍茶館奧運提升工程竣工的全新畫面躍然屏上。新格局融入了更多的文化元素,新增的舊京城六大茶館微縮景觀、“迷你”戲曲博物館和皇家風格的“品珍樓”,使得老舍茶館這張城市名片的內涵更為豐富,茶館集品茗欣賞、餐飲娛樂、文化體驗于一身,成為一座名副其實的“老北京茶館博物館”。這個奧運提升工程,總投資1000萬元人民幣。老舍茶館的新面目,將于4月27日的第五屆老舍茶館茶文化節上,正式揭開蓋頭。
備戰奧運與茶文化傳播、城市文化的內在聯系究竟在哪里?老舍茶館今后的定位及發展方向如何?就此,記者采訪了尹總。
記者:您認為城市名片應包含那些元素?經過多年的打造,老舍茶館已經成為一張城市名片,奧運提升工程意義何在?
尹:所謂城市名片,一定是城市文化的一個窗口,或者是城市文化的代表。老舍茶館的命名,源于老舍與其筆下的《茶館》,所以創建之初是京味文化的代表。但隨著社會和國家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入世之后,我國逐步走向國際化舞臺,老舍茶館這個窗口就不僅僅限于反映北京了,它可以海納百川,容納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許多元素了。比如我們的演出節目,從最初的曲藝、京劇擴展到中國功夫、川劇變臉及民族舞蹈等。
奧運提升工程是在迎奧運的大背景下進行的,其意義在于通過新的人文景觀營造濃郁的中華茶文化的體驗氛圍,拓展文化傳播空間,豐富城市名片的文化元素,在傳播傳統文化功能的基礎上增加了購物、休閑、文化教育的時代功能。
提升工程中打造的高端的“品珍樓”,提升了企業的文化服務檔次。通過這個窗口,可使來者窺見中國皇家風格建筑與御膳之一斑。老舍茶館接待的包括外國政要在內的外賓較多,他們往往通過這里來領略中國的傳統文化。奧運會期間來此的外賓會更多,從提煉了故宮建筑元素的“品珍樓”的一扇扇門窗和藻井上,他們可以感受悠久的中華文化歷史,尋找中國宮廷建筑的影子。同時從“品珍樓”的宮廷御膳和新京調京味美食了解中國的飲食文化,從新建的“迷你”戲曲博物館,欣賞京劇、昆曲,還有很多地方不同劇種的優秀戲曲。一墻之隔,可以多層面多角度地去體驗。這不僅對國內外的客人上至元首下自百姓,都是一個非常好的文化體驗場所,而且作為一個窗口對中華民族文化遠播海內外意義重大。
記者:北京奧運越來越近,除了硬件設施的提升老舍茶館備戰奧運還體現在哪些方面?怎樣參與奧運?
尹:這體現在老舍茶館軟文化的提升上,奧運對老舍茶館服務軟文化的提升有很大促進。既然企業是一個城市文化名片、一個城市文化的代表,企業的員工就是其中一個元素。為了奧運,我們結合自己的文化編了一套比較實用的英語手冊,3年來,我們對員工進行了外語、服務技能及民族知識全方位的培訓。現在服務員不僅掌握的英語達幾千句,而且開始學習韓語、日語。
我們還圍繞奧運五環,進行了一系列創意文化的探索。比如五環茶旗、五環茶藝、五環茶禮,即將來臨的第五屆老舍茶館茶文化節開幕式上,又新推出一個五環龍嘴壺表演。我們的目的是參與奧運,借奧運機遇傳播中華茶文化。
奧運會期間,團中央牽頭組織的城市志愿服務站點之一將設在老舍茶館門口,大學生志愿者在站點進行指路、語言等服務,大碗茶也將作為京味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屆時,五環茶旗,京味吆喝都會在站點展示,大碗茶繼續亮相,與前門箭樓、天安門交相輝映,形成一處獨特的人文景觀。
記者:老舍茶館力推大碗茶、五環茶,這與文化傳播的內在聯系在哪里?
尹:目的是一個——傳播中華茶文化、介紹中國茶產品,但感覺是不一樣的。推廣大碗茶,體現的是一種人文的關懷,營造的是一種大眾都喝茶的氣氛,宣傳的是茶是健康飲品,茶為國飲。由于大碗茶本身也確實是有吸引力的,無論什么人,累了渴了,見到它都會喝上一碗。外地人端起大碗茶照張相說明來北京了,老外喝了大碗茶說明來中國了,名人喜愛大碗茶是在釋放一種情懷。喝大碗茶,獲得的更多的是文化感受,如果奧運期間我們每家茶館門口都有一個免費品茶點,既有公益性又有普及性,那茶文化的傳播力度是非常大的。茶界若能共同做這么一件有意義的事,也是對北京城市文明的一種提升。
我在北京市“人大”會上寫的建議里就提到過:這次奧運會期間,記者和運動員可能有許多機會走出奧運村,到街頭巷尾或者消費場所去感受。如果北京600多家茶館一起上陣,同時在茶館門口設品茗席位來傳播茶文化,都推出茶藝表演,那么如此之濃郁的中國茶文化氛圍,對來北京的外國人會產生震撼力,他們會覺得這是一個城市文化景觀,在感知中國茶文化的同時被感染。這時,有茶館推綠茶,有茶館推花茶,有茶館推烏龍茶,他們走遍北京大街小巷,會把中國各種茶都喝一遍。那么,若深受影響的話,也許會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會帶動他回國后延續這種品茶方式,這對于中國茶界的后續收益是很好的鋪墊。
至于五環茶,是借助奧運會這個世界范圍的體育盛事推廣中國茶的一個突破點。如果來北京的外國運動員、觀眾及記者,能帶走一盒五環茶,對他們了解中國茶的六大茶類及茶葉品種、了解中國茶文化歷史有更直接的幫助。由于五環茶囊括的是中國5000年優秀茶文化,比單品類茶禮從容量上講就更廣更深,更有代表性。五環茶禮,實際上是博大精深的中國茶文化中的一種元素,表達了中國的優秀茶文化與奧林匹克精神的有機結合。五環旗與六大茶類顏色的統一性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機緣,這種元素的契合,給了我們茶界推廣中國茶文化千載難逢的機遇,因此我們必須把握好它。
記者:為了使老舍茶館這張城市名片更具吸引力,作為總經理,您對企業有哪些期待?
尹:近期的期待就是成功完成奧運會期間所有的接待任務,更好地展示自己企業的風采。既然是北京城市文化名片的代表,我們硬件設施的提升、軟件服務的提升都等待這一天來檢驗,我們蓄勢待發籌備三年就等待最后這個精彩亮相,而這一個亮相會給后奧運時代培育一個火種:必然帶動經濟的發展。
搶抓奧運機遇,北京是占了頭籌的,它將帶動北京的世界性營銷,北京的國際化推廣。對北京后五年的文化事業推進,其后勁也是相當大的。我呼吁茶界一定要積極參與進來,借助奧運會為我們自己來做茶文化推介、營銷、策劃。一個企業是否成功,其定量指標是實力。與傳統文化相關的企業,只有市場化了,規模做大了,盈利能力增強了,更多的人才有可能跟進,去投入其中。這也正是我們面臨的一個課題:后奧運時代中國茶文化企業怎樣擴張?作為傳承傳統文化、傳統經營模式的代表,我們應該怎樣市場化、國際化?最具盈利模式的產品應該是什么?我們需要探索一條新的發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