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住持圣輪法師(前排中)在意大利摩德納市與德國
前農業部長Renate Kunast女士(右五)、IFOAM副主席Alberto Pipo Lernoud先生(左一)
及評審委員、得獎者合影留念。
6月28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辦的“第三屆人文中國茶香世界中華茶文化宣傳活動”暨“人文奧運與中華茶文化高峰論壇”上,記者見到了臺灣茶協會理事長圣輪法師,得知6月19日,在意大利摩德納,他剛剛榮獲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IFOAM)頒發的“一個世界獎(One World Award)”。該獎是國際有機農業界的最高榮譽。
20多年來,圣輪法師一直致力于“文教、慈善、農禪、實修”四大志業的弘揚。這次榮獲“一個世界獎”,也是對他嘉言懿行的肯定和褒獎。
圣輪法師出身于臺灣花東,十分熱愛大自然,從小就跟著父親下田種地。出家后,他在臺灣力弘唐朝百丈禪師“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農禪宗風,提倡“農禪法門”,主張“休閑兼修行,養生兼利生”。他以老農自居,積極從事有機茶種植,在臺北縣坪林創辦“山外山有機生態茶園農場”,在臺中市大坑首創“都市茶園”,在花蓮縣瑞穗復興曾經享譽國際的“鶴岡紅茶一炮紅”,推動民眾走入自然,撫觸大地,為傳承中華茶文化奉獻心力。除在高山種植有機茶外,圣輪法師還想在低海拔平地區種茶,期望將有機茶葉的栽培技術推廣到更廣的地區,讓更多的人喝到有機茶,借此培養民眾飲茶、品茗的好習慣。
當今世界是一個繁忙的工商業時代,舉目所見的盡是自動機械、加工產品、鋼筋水泥、電子產品、計算機等非天然景觀。這些科技產物和產品雖然帶給人們許多便利,卻缺少了許多自然氣息,令現代人的心靈充滿焦慮、煩躁和不安,從而似乎陷入一種缺乏靈性的物化世界。繁華的科技風采,慰藉不了人們脆弱、空虛、無助及不安的心靈,于是有識之士開始反思解決之道,最后得到了共同答案——人來自于大自然,仍要回歸于大自然。
基于這種理念,多年來,圣輪法師致力于凈化世人心靈及改善社會風氣的工作。他認為,現代人真正需要的是大自然的慰藉,大自然是人類的母親,只要投入她的懷抱,無須太多言語,就可以讓人感到安詳、自在與滿足。每年春茶采收之前,他都會組織舉辦佛門傳統的“佛茶開茶茶祭大典”,謝天、謝地、謝茶樹,感謝自然的恩賜,感恩茶樹的德行,再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溫馨場景。
今年,圣輪法師與弟子們栽植生產的“一炮龍”烏龍茶,獲得了臺灣有機茶比賽“特等金獎”殊榮。臺灣的許多茶農得知后,紛紛效法,學習有機耕種。圣輪法師時常義務指導茶農從事有機栽培,鼓勵茶農將原施行的慣型農法轉變為有機栽培,以恢復茶葉的自然靈秀之氣。此外,他還呼吁民從重視生態環保,維護水源清凈。這次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辦的“第三屆人文中國?茶香世界中華茶文化宣傳活動”上,由他選送的臺灣“一炮紅”紅茶和“一炮龍”烏龍茶又分別榮膺“中國申奧茶”稱號。
圣輪法師在臺灣創設了“臺灣有機茶協會”,擔任首屆理事長,經常應邀到世界各地舉行有機生態專題演講,開展茶道交流活動,將中華茶文化推向世界。借助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IFOAM),推廣有機茶種植,弘揚中華茶文化,就是圣輪法師矢志不渝的事業之一。
IFOAM是一個非營利的全球組織,是聯合國糧農組織重要的咨詢機構,1972年在法國成立,目前行政總部設在德國,有100多個會員國,700多個有機農業協會或團體加入會員,每三年舉辦一次國際有機農業學術研討會。
6月底,IFOAM在意大利摩德納舉辦有機農業學術研討會第十六屆世界大會,首次設立“一個世界獎”,鼓勵全球有志于有機農業的人士,努力建設一個更公平更美好的世界。會上,來自全球數百位提名者,經過世界有機與環保生態權威專家嚴格評選,僅選出5名獲獎人。圣輪法師就是其中的一位。IFOAM認為,圣輪法師于1995年在臺灣創立佛法山文教基金會,倡導有機農業生產,維護生態環境及從事文化教育,并利用生態學的方法在45公頃的農地上種植有機茶、蔬菜與其他農產品,貢獻卓著。
圣輪法師的努力,在國際間大放光彩,不但是“有機之光”,更彰顯他“以農自養,以禪悟道”、自力更生的精神和關懷大地的理念,值得茶人為其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