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燈、皮繡、剪紙、根雕、石刻,從上海來青海旅游的王小姐被湟源丹噶爾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古色古香的建筑吸引,她四處拍照留念。隨著丹噶爾古城景點的完工,青海省湟源縣,這一積淀豐厚的商業(yè)文化的古代舊城,在青藏高原上綻放異彩。 湟源地理位置特殊,它地處我國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農業(yè)區(qū)與牧業(yè)區(qū)、農耕文化與牧業(yè)文化交匯處,是自古以來中原入藏的門戶,素有“海藏咽喉”之稱。 已有600多年歷史的青海湟源縣城,古稱“丹噶爾”,是唐蕃古道和絲綢之路上的要塞,明清時這里曾經是西北地區(qū)最大的“茶馬互市”。當年,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商人來此進行貿易,開設商行。百年的商業(yè)貿易,見證了漢、藏、蒙古、回等多民族團結互助,和睦相處,并創(chuàng)造了當?shù)厣拾邤痰拿褡逦幕? 自2006年7月起,當?shù)卣顿Y1.2億元開展古城保護性修復開發(fā)工作。而今,丹噶爾古城又再現(xiàn)起昔日“茶馬互市”古風遺貌。走進古城,有明清老街、城隍廟、丹噶爾廳署、文廟、商號店鋪、火祖閣等建筑,整個古城的建筑群全部用青磚、灰瓦、白墻、朱紅柱廊等傳統(tǒng)用材和明清典型的七彩遍裝法彩繪,采用灰、白、朱紅三色飾面,古城建筑布局嚴謹,街巷經緯交織、主次分明。這里還有花兒、社火、曲藝、廟會等豐富多彩的民俗民間文化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