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覺、超位、鐵華禪師的武夷禪茶
超位禪師(1608-1688),俗姓盧,號壽宗,福建漳浦人,出生鴻儒之家。年輕時便投身明朝遺老黃道周門下,追隨黃道周反清復明。南明滅亡后,被清廷通緝,有家難回,便在南山寺削發為僧。后云游到浙江嘉興金粟寺,師承福建漳浦籍老鄉百癡行元禪師。隨后在武夷山章堂巖結廬修證,詩心迥炯,禪風熾熾,歷三十余載,皈依者甚眾。超位禪師,一生種茶、做茶、泡茶、品茶,工夫獨到,聲名遠播。
其師弟憨璞性聰(1610-1666),福建順昌人,為順治帝佛學啟蒙老師,被賜封為“明覺禪師”。他深知“伴君如伴虎”之理,便毅然請旨南回,主持邵武安國寺。其間與超位禪師多有書信往來,在《明覺聰禪師語錄》中有《侯武夷壽宗禪師》一文記載:
暌違道范,渴慕芳規。每瞻風釆于詞垣,素慚萍梗于參闊。有稽候悃未遂,鄙私得便鴻翔,聊將問慰。足下獨宿孤峰,惟抱摯天之志,身游大野,實起濟道之風,掃卻三玄,縱橫機超物外,空諸萬有,坐斷報化佛頭。名占夷嶺之尊,道震崇潭之重。春云翠潑山川,瑞草香浮巖壑;雪烹龍團,浪翻蟹眼。吾兄卓錫于此日用,樂道無窮,行濟南陽之儔,坐置高庵之理。素有鄙志,欲躐高蹤,未知六六峰頭、三三水畔,尚容予杖笠之寄乎?弗罄遐思,謹此以慰。
文中“春云翠潑山川,瑞草香浮巖壑;雪烹龍團,浪翻蟹眼。”之語便是對超位禪師茶禪生活的真實寫照。
超位禪師的法嗣鐵華上人(1637-1725),字明開,漳浦人,居武夷山筇巖“莫庵”50余年,繼承超位禪師茶禪衣缽。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正月,以七十四高齡杖錫入京師,朝野為之震動。誠親王躬身拜訪并叩請禪宗大略,書“洞天花雨”額賜之。朝中文士多有題贈。戚麟祥驚呼:“天下名山數武夷,偶飛一錫到京師”,潘錦則寫道:“他年若肯結蓮社,終為陶淵過虎溪”,表達了對他的仰慕之情。太史陳夢雷認為:“鐵公和尚與其師伯明覺禪師先生大振宗風”。1718年《續茶經》作者、時任崇安縣令(今武夷山市)的陸廷燦拜謁80高齡的鐵華上人,向他討教飲茶之道,有詩《次前韻贈鐵華上人》為記:
詩傳九曲好溪山,夢想依稀廿載間。卻喜銅符新授綰,偶閑相對一開顏。
章堂講席稱幽棲,澗草巖花護紫泥。他日攜琴訪老鐵,茶烹香水勝曹溪。
先皇曾賜祖庭珍,帝子揮毫翰墨新。愧我官貧如鶴瘦,只將斷句贈高人。
缽粟瓶花價不貲,當門龍象繞虬枝。勝情遙羨靈山衲,枯坐時吟贈錦詩。
詩中洋溢著作者對鐵華上人的仰慕以及武夷山上“茶烹香水勝曹溪”的茶禪盛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