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JasmineTea),又叫茉莉香片,屬于花茶,茶胚為綠茶,成品將茉莉花去除,亦屬于綠茶的一種,已有1000多年歷史。世界發源地為福建福州,其茶香與茉莉花香交互融合,有“窨得茉莉無上味,列作人間第一香”的美譽,是花茶的大宗產品,產區遼闊,產量高,品種豐富。
福州茉莉花茶源于漢,中醫的創新促進福州茉莉花茶誕生,宋朝中醫局方學派對香氣和茶保健作用的充分認識,引發香茶熱,誕生了數十種香茶。新中國成立以來,福州茉莉花茶一直是國家的外事禮茶。茉莉花茶是將茶葉和茉莉鮮花進行拼和、窨制,使茶葉吸收花香而成的茶葉。其香氣鮮靈持久、滋味醇厚鮮爽、湯色黃綠明亮、葉底嫩勻柔軟。經過一系列工藝流程窨制而成的茉莉花茶,具有安神、解抑郁、健脾理氣、抗衰老、提高機體免疫力的功效,是一種健康飲品。
茉莉花茶的歷史發展
根據漢朝《史書》記載,茉莉花最早起源于古羅馬帝國,漢朝時期,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到達古波斯、天竺,到了印度后成為佛教圣花,之后隨印度佛教傳到福州。
茉莉花在唐朝時被認為是玉骨冰肌、淡泊名利的象征,代表士大夫的氣節。人們認為,茉莉花一出,則百花不香,從那時候開始茉莉花就成為了“天香”,與菩提均作為佛家圣物。
宋朝時,中國興起了把香入茶的熱潮,因為香在古代是保健品,是藥引,茶是藥,能夠解百毒。在福州本土話中,茶和藥都被叫做“dao”,導致香和茶合在一起。宋代時有幾十種香料茶,經過時代變革,被淘汰掉多種花,只剩下五六種,茉莉花占比96%,茉莉花茶由此興盛。
茉莉花茶最早是士大夫賞玩的香料茶,明朝末期開始商品化,清朝時期大量商品化。慈禧太后對茉莉花有特殊的偏愛,慈禧認為自己膚如凝脂、肌如皓雪,于是規定旁人均不可簪茉莉花,外國使節和其夫人到中國時,慈禧就經常將茉莉花茶作為禮品送給這些人,所以在慈禧掌權的幾十年間,茉莉花一度被認為是“國花”。
主要品種
廣西花茶:橫縣茉莉花,廣西壯族自治區橫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橫縣種植茉莉花歷史悠久,相傳有六七百年歷史,以花期早、花期長、花蕾大、產量高、質量好、香味濃而聞名。
福建福州花茶:傳統制法
選用優質的烘青綠茶,用茉莉花窨制而成。在福建茉莉花茶中,最為高檔的要數茉莉大白毫。
福州的茉莉花茶在明清年間一度作為貢品,是茉莉花茶的原產地。而到如今,福州的茉莉花茶制茶工藝依然依循傳統制法。
四川花茶:
四川茉莉花茶以四川峨眉山、樂山、宜賓等所產川青為茶坯,具有獨特的窨制工藝,代表品種為碧潭飄雪、林湖飄雪,獨具風格。四川花茶,均采用四川本地天然鮮花窨制,以四川明前茶為茶坯,多重窨制,品飲此茶,花香不掩茶香,茶香混有花香,滋味鮮爽,層次感豐富。
主要功效
茉莉花茶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是摘自里的盛開的茉莉花和茶葉一起搭配生長地花茶,具有春天花朵的香氣又有茶葉的清新之氣,是口感香甜的受大家歡迎的花茶。常喝茉莉花茶對于女性來說不僅可以美容養顏、凈白皮膚還能夠抵抗衰老,還能疏通人體腸胃可以排宿便、順氣清腦、降低血壓和血脂,還具有抵抗細菌和病毒治療癌癥的巨大的作用和功效。茶葉中的咖啡堿可刺激中樞神經系統,起到驅除瞌睡、消除疲勞、增進活力、集中思維的作用;茶多酚、茶色素等成分除能抗菌、抑病毒外,還有抗癌、抗突變功效。
特殊禁忌
有些本身體質不好的人就不能夠經常飲用。首先腸胃堵塞的人不應經常喝茉莉花茶,因為茉莉花中還有一些物質能夠破壞胃粘膜的順暢。神經不好或者壓力大經常失眠的人不要經常飲用茉莉花茶,尤其是在晚上入睡前不要飲用茉莉花茶,因為茉莉花茶中含有咖啡因能夠使人比較精神,使得大腦處于興奮狀態更加不能夠入睡了。還有體虛貧血的人不要經常喝茉莉花茶,因為花茶中有一些元素含量高的話能夠減少人體對鐵的吸收。一種重疾病患者不適宜喝茉莉花茶,因為它造成身體發虛發涼不利于病癥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