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郭曉冬:“最愛綠茶至清至濃
如果讓我對自己做個比喻,我愿選茶,而且是杯濃到深處清朗依然的綠茶,澄澈簡單,健康蓬勃。在電視劇《新結婚時代》里加深了對飾演何建國的郭曉冬這張豁朗真誠臉龐的印象。接受采訪時,郭曉冬正奔波于香港和北京,忙碌在徐克導演的《迷離》里。談起感情深厚的家鄉和老家的綠茶,郭曉冬竟是這樣興致勃勃。
明朗若茶
”如果讓我對自己做個比喻,我愿選茶“,郭曉冬曾經對媒體如是說。細問起來,他劃定范圍在綠茶。郭曉冬心中的綠茶,湯色明朗清香宜人,是一種積極向上醇和為善的印象。不似紅茶般濃重,也沒有普洱茶的神秘和難以琢磨。”即便綠茶再濃也是澄澈的一杯,它的特色決定了它的單純。我自己也是一個簡單的人,和老少皆宜的綠茶一樣,我希望更多的觀眾接受我,并且,我也愿意讓觀眾看到我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很多人認為這樣的率真性格不適合藝人在演藝圈發展,但郭曉冬說,他用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來以不變應萬變。
從沂蒙山區走出來的郭曉冬笑稱自己是”著名的北漂“,在考上北京學院之前,他當過雕刻工人、郵遞員、歌手、主持人……《暖》的導演霍建起曾說,郭曉冬當演員簡直就是奇跡。”對于一個農村孩子,憑高考分數考上清華北大不算什么,但考上^***學院是件不可思議的事“。的確,在這樣的背景下,一步步走到今天的郭曉冬,他所經歷的艱辛是可想而知的。回憶起往事經歷,郭曉冬更覺得茶的比喻的貼切。在自然環境的孕育下,宜人的空氣和肥沃的土地用大自然的力量給了它靈杰的珍貴內質,經過現代文明的雕琢和歷練,茶葉最終在熱水的激蕩下煥發光彩,那儒雅的滋味也散發開來。”茶給人品嘗的快樂,影視作品也是通過演員的表演給觀眾欣賞品味的快樂“。茶之涅盤,經歷的痛苦可想而知。郭曉冬卻只淡然地說,”我始終盡我最大的努力“。
茶關鄉音
郭曉冬自小生長在山東沂蒙山的美麗山水下。”關于茶的印象,最早是來自父親,父親是特別喜歡喝茶的。當時,父親的許多朋友都在老家承包了茶廠,所以家里經常有他們送給父親的沂蒙山綠茶。老家的習慣是,走親訪友,茶既是禮物,也是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泡上一杯綠茶,這是對客人最基本的尊重。現在老家的習俗依然如此,每次回去,親戚朋友都要給帶上老家的茶“。郭曉冬感慨說:”如今,遠在異鄉,喝到家鄉茶,總是一種親切。“
”雖然現在工作很忙,茶卻是越喝越多。在父親的影響下,我和哥哥都喜歡喝茶。母親在北京,也總是泡上兩杯茶等待著我們兄弟回去。
“無論是工作還是在家休息,茶總是少不了。喝得久了,竟然也能分辨出是不是家鄉茶的滋味了,也許正是這許多情感在作怪吧。”
說到沂蒙山綠茶,郭曉冬認真地強調說,家鄉的綠茶是很好的茶。他希望更多的人能夠了解在那個美麗的地方生長的茶葉。“只要力所能及,我愿意為家鄉做任何事情,如果有幫助,也包括對茶葉的推廣。因為,那是養育我的故鄉。”
分享的快樂
愛喝綠茶的郭曉冬,拍戲時總是帶上自己的茶杯和茶葉。愛喝濃茶,喜歡在濃濃茶味中感受它的清雅芬芳。此外,便是趕夜戲時提神的良藥了。他對茶的理解不是都市小資對生活的憑吊,也不是有閑人養尊處優的專享。即便工作繁忙,持杯就閑,心中有茶,無所謂地點。久了,劇組的同事和身邊的朋友從被郭曉冬推薦好茶,到主動來搶來搜。最后是香茶進了他人腹,反是餓了愛茶人。即便如此,郭曉冬也覺得把快樂分享,自然可以得到分享的快樂。
“在老家擁有一片自己的茶園,蓋一座小房子,在天氣好的早晨,采一捧香茶”,和哥哥有著不謀而合的夢想。郭曉冬說,前幾年開始就常常有回老家的沖動,人在都市里常常會有迷失感,有時近在咫尺,卻仿佛遠在天涯。“也許是出于本性吧,總是夢想著,在老家,面對著小時候熟悉的山山水水。”
也許,多年后,在薄霧的早晨,潤綠的茶園里躬耕的身影,正是歸隱的曉冬。
郭曉冬,1974年出生在山東沂蒙山。1996年,就讀于北京學院表演系。2006年,韓國釜山國際節榮獲亞洲最具潛力男藝人獎。 主要作品:《暖》飾林井河、《美麗任務》飾韓洋、《頤和園》飾周偉、《第三種溫暖》飾李鐵等;主要電視劇作品:《紅巖》飾華為、《情越千年》飾孔遠岸、《誰都會說我愛你》飾楊選、《紅粉世家》飾梁秋山、《你是蘋果我是梨》飾楊耳、《大校的女兒》飾姜士安、《新結婚時代》飾何建國、《美麗婚紗》飾羅大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