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這附近有位老農自種自制的單樅茶不僅香氣四溢,而且口感醇厚,能帶我去看看嗎?”1月12日,一輛小汽車前往龍門縣南昆山生態旅游區,途經龍潭鎮馬嶺村時,司機靠路邊停下來向當地村民問路。深山里也有人自種自制單樅茶?帶著好奇,記者走進村莊一探究竟。
余伯良今年67歲,是龍潭鎮馬嶺村村民,他的茶園就在自家屋后的山上。記者一行輾轉1個多小時,走進這個南昆山腳下的小村莊。村里蔥郁的樹林和不絕于耳的鳥啼讓人心曠神怡。“這就是我的茶園,這里種的茶因為日照充足、沒有污染而口感特別好。”余伯良指著一片翠綠的山頭對記者說,自1993年他從潮州市潮安縣鐵鋪鎮引進茶苗培育成功后,次年利用山頭的一畝地種植了2000多株單樅,一種就是19年。
余伯良在茶園里一邊管理茶樹一邊對記者說,為了保持茶葉的口感和品質,他采用原生態的輪番種植方式,肥料采用雞糞、豬糞和牛糞等有機肥,不施一點農藥。
雖然余伯良自制的單樅茶與市面上精美包裝的上品單樅茶在包裝上有一定差距,不過余伯良的茶葉保持了地道的口感,所以鄉間鄰里和客商都慕名而來。靠著這些茶,余伯良家的日子是越過越紅火。
對茶園的發展,余伯良信心百倍:“下一步我打算培育一批單樅幼苗,把單樅茶種植規模擴大到3畝,如果有條件,還要建一座茶葉制作廠房,購買專業設備和機器,通過注冊商標、申請QS認證,參加展銷會等,提高茶葉的知名度,用盡心思把單樅茶做大做強,并帶動村民加入種植單樅茶的行列,一起奔康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