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順產茶歷史悠久,明崇禎六年(1633年),《泰順縣志》就有“茶,近山多有,惟六都泗溪,三都南竅獨佳”的記載。
清代,泰順所產“黃湯”、“白毫銀針”均被列為貢品。
解放后,泰順生產的炒青,一直是上海口岸公司和浙江茶葉公司眉茶出口的拼配原料,被譽為浙江綠茶的“味精”,產品銷往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1958年,作曲家周大風先生在泰順采風時,被泰順優美的茶園風光和深厚茶文化所吸引,創作了《采茶舞曲》,成為傳唱大江南北的名作。2005年,《采茶舞曲》被確定為泰順縣歌。
20世紀80年代開始,泰順炒青綠茶以“三杯香茶”冠名在國內市場銷售。
1996年,泰順縣舉辦了首屆“浙江泰順茶文化節”,提出了“以茶為媒、興茶富縣”的宗旨,宣傳普及茶文化和茶知識,提升茶文化品牌,促進茶文化消費。
1999年,為了更好的規劃和發展茶葉產業、協調協調全縣茶葉產加銷、提高組織化程度、推進產業化經營等方面,由泰順縣政府和縣茶葉局牽頭,成立了泰順縣茶業協會。
2007年9月,泰順縣茶業協會與政府脫鉤,實行“人員專職、機構獨立,政務分開,自行管理、自我發展”的管理模式。是年,與浙江茶葉產業協會成功舉辦了“三杯香”茶產業發展論壇。
2009年,泰順縣舉辦“三杯香”第七屆溫州早茶節。
2010年,泰順縣舉辦“浙江泰順三杯香敬老茶會。同年,泰順三杯香茶參加了2010中國上海世博會。
2016年12月28日,浙江科技廳組織相關專家對以獎代補項目——泰順縣三杯香茶產業化拓展與示范工程(浙財教[2013]149號)進行了驗收。
2017年12月,泰順縣舉辦泰順茶產業發展戰略研討會,邀請到中國工程院陳宗懋院士等專家為泰順茶產業發展把脈支招。
2018年5月,泰順縣開展首屆泰順十大制茶工匠評選活動,弘揚工匠精神,提高泰順茶的品牌影響力和美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