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宜賓,樹漫山遍野,茶歌也貫穿采茶人的生活。每到茶葉采摘季,漫步于宜賓各區(qū)縣的茶山頭,總能聽到淳樸的茶農(nóng)們自編自唱的采茶歌,他們寄情于茶,喻茶感事,讓人透過歌聲,就能感受到他們豐收的喜悅。
宜賓現(xiàn)存有100多首(個)茶歌、茶諺、茶傳說,是宜賓茶文化得以保存的民間文學(xué)形式,它們流于口傳,曾在各區(qū)縣農(nóng)村流行,多為采茶人即興演唱。
茶歌有《月亮出來茶籽生》《采茶采得口兒干》《采五更茶》《采姐妹茶》《采增廣茶》等,內(nèi)容有如屏山的《兒茶歌》:“側(cè)兒根滿坡生,我是家婆的親外孫。我從家婆門前過,家婆喊我屋頭坐。倒碗茶,冷冰冰;端盤菜,幾根根……”還有“手采茶葉口唱歌,一籮茶葉一籮歌;妹兒山上采春芽,阿哥炒茶等妹喝……”等。
宜賓茶諺、茶對聯(lián)有:“客至心常熱,人走茶不涼”“為名忙,為利忙,忙里偷閑,且喝一杯茶去;勞心苦,勞力苦,苦中作樂,再倒一碗酒來”等等。
宜賓還有一些與茶相關(guān)的傳說故事。如筠連縣聯(lián)合苗族鄉(xiāng)的《茶小伙與鹽姑娘》的故事,反映了青年男女對自由戀愛的向往;珙縣孝兒雙田村的《玉香茶》傳說,反映了人們對惡徒的憎恨;還有江安縣《釅茶解毒》的故事以及屏山縣《藥王的傳說》等等。這些扎根于民間的茶歌和茶故事,反映的雖是茶農(nóng)們瑣碎的生活,卻透露出了采茶人濃郁的生活氛圍和場景,相傳甚久,影響深遠(yuǎn)。
市井見于茶歌、茶諺和茶的傳說,文人則載于茶詩。歷史上眾多文人雅士留連宜賓山川名勝,同時也留下了許多贊美的詩詞歌賦和詠酒飲茶名篇。“西來雪浪如庖烹,兩涯一葦乃可橫。忽思鐘陵江十里,白蘋風(fēng)起縠紋生。酒杯未覺浮蟻滑,茶鼎已作蒼蠅鳴。歸時共須落日盡,亦嫌持蓋仆屢更。”北宋大詩人黃庭堅的詩《次韻李任道晚飲鎖江亭》對引人入勝的宜賓茶文化賦予了深刻的人文意蘊。
南宋詩人陸游對戎州也是情有獨鐘,他自詡“戎州陸羽”,可見其對戎州茶的嗜好和研究造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