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定雪芽歷史淵源
早在2000多年前,從原生高樹到茶樹的人工栽培就已開始,并創出了“鳥王茶”、“東苗茶”、“魚鉤茶”、“白云茶”等早期云霧系列名茶。貴定云霧茶的貢茶歷史從元、明、清朝到民國的史志上均有記載。由于貴州于明永樂11年(1413年)才開始行省設置,再加上貴定苗、布等少數民族沒有記事的古老文字,所以古代很多有關栽培采制茶樹的史料難于保存下來,相傳云霧茶盛唐時期就列為朝廷貢茶,到清初時評為全國八大名茶之一。
目前發現有貢茶記載的是元朝泰安二年(1325年);明洪武五年為皇宮貢品;清《康熙貴州通志》載:“黔省各屬皆產茶,貴定云霧最有名?!爆F今仍在貴定云霧山上保存完好的立于清乾隆五十五年的云霧貢茶碑就是歷史的見證,是貴州省唯一有碑刻史志記載的茶葉,該碑文228字,尚清晰完好,記述了當時清政府為安撫貴定云霧山區以“貢茶”代交“皇糧”的苗民,減輕負擔,規定不準地方官府差人加碼擾民,還撥銀420兩支持苗民發展“貢茶”生產。此碑于1982年被貴州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保護文物。在《中國文藝集成志書》中對沖泡貴定云霧茶的描繪是:“杯蓋子一揭,只見杯子里冒出一股白氣,先象一把傘,后象一朵云,慢慢升上天空,所以叫云霧茶,又叫白云茶?!蔽覈麑W者、中國茶學大師陳椽教授直接寫詩贊美貴定云霧茶:“貴哉定鉤,清茗貢修。云海霧都,質量兼優?!?/p>
據史料記載,貴定陽寶山建于明嘉靖年間,但民間傳說建造時間更早于明代,陽寶山氣勢恢宏,規模龐大,山形若飛鳳采蓮,山勢如萬山來朝,呈“云聯一片寺前寺,露擁千層山外山”之景象,為一方勝概。和尚墳塔林碑刻記載葬期最早為明崇十四年(公元1641年),直到民國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清康熙、雍正時期朝廷冊封任命的僧綱司即掌管貴州全省佛教徒事務的大法官等眾多高僧均葬于此。名山上所產名茶均系開山白云祖師、寶華上人、然薄大師、法順大師、若顯大師等歷代高僧所親手培植創制。
名山與名茶相映,名茶與名人交輝。明清以來貴定名人輩出,如明嘉靖浙江布政使姚士熙;明萬歷翰林院檢討、奉政大夫丘禾實;明崇禎遼東巡撫兼統山海關諸處的丘禾嘉;清隨左宗棠抗俄有功任甘涼掛印總督的汪柱元;國民政府追封為勛三位陸軍上將、民國六年先后任貴州省長、四川省省長兼督軍的戴戡等都與貴定云霧茶結下不解之緣,常用作饋贈禮品而自感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