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喝茶已有幾千年歷史,作為生活中的常見飲品,茶味清新淡雅,既能解渴又能養生,是很多人的摯愛。雖然大家都愛喝,但不一定人人都會在正確的使用泡茶容器。
泡茶一定要選對容器
沖泡茶葉,除了好茶、好水外,還離不開好的器皿。日常生活中,選擇使用什么茶具,需要根據茶葉的種類、人數以及各地飲茶習慣而定。
綠茶: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君山銀針、黃山毛峰等細嫩的名貴綠茶,適合用透明玻璃杯泡飲,便于觀察茶葉在水中的緩慢舒展、游動、變幻過程,人們稱其為“茶舞”。
一二級炒青、珠茶、烘青之類的中高檔綠茶,重在品味或解渴,可用瓷杯泡飲。中低檔綠茶含纖維素多、耐沖泡、茶味濃,適合用茶壺泡飲。如果用茶壺泡飲細嫩名茶,因水多,不易降溫,會悶熟茶葉,使茶葉失去清新的香味。
紅茶:一般情況下,沖泡高檔工夫紅茶、小種紅茶等一般選用白瓷或者玻璃蓋碗,一方面高檔紅茶湯色要求紅艷,白色或者奶白色的瓷器能夠真實地反映出紅茶的湯色,便于茶客觀賞。另一方面,使用蓋碗沖泡可以發揮紅茶固有的香氣和滋味,無損于茶葉品質,對于品茗聞香都很方便。
對于條形紅茶來說,紫砂壺沖泡是不錯的選擇,可使紅茶滋味更加醇厚綿長。另外,長時間使用同一把紫砂壺來沖泡同種紅茶還能夠增加香氣,使其香氣更加濃郁。對于紅碎茶或者片末茶來說,不妨用白瓷壺,它最大的特點是能夠發揮茶葉濃鮮的滋味,但是壺泡法對香氣不利。
烏龍茶:烏龍茶主要分為四類:閩南烏龍(如鐵觀音)、閩北烏龍(如大紅袍)、廣東烏龍(如單叢)、臺灣烏龍(如凍頂烏龍)。對于閩南烏龍尤其是鐵觀音來講,除了品茶湯,聞香、賞葉底也很重要,用蓋碗沖泡特別方便茶客觀察葉底和聞香。
對于閩北烏龍和廣東烏龍來說,用蓋碗沖泡能凸顯茶葉原本的滋味、香氣,便于觀察葉底,用紫砂壺來沖泡,能使茶湯醇厚,香氣不散。一般建議存放的老茶選擇壁厚扁圓的紫砂壺,以求最大程度地發揮其滋味。紫砂壺沖泡,宜專壺專用,不可一把壺沖泡幾種茶,否則茶味不正。
注意事項
不宜用沸水沖泡
有些人喜歡用剛開的水沖泡茶葉,其實這是非常有害的。剛燒開的水溫度高,可使茶葉中不耐高溫的營養素(如維生素C等)大量破壞,并且使茶的香味很快消失。泡茶的水溫宜按茶葉老、嫩來分,老茶可用95℃的開水直接沖入;嫩茶則應低些,80℃左右比較適合。
沖泡次數不宜過多
茶宜常飲而不宜多飲,應隨飲隨泡,不要擱置太久。茶葉泡的過久,內中很多對人體不利的物質被泡了出來。沖泡時間過長,茶葉中的茶多酚、類脂、芳香物質等可以自動氧化,不僅茶湯色暗、味差、香低,失去品嘗價值;同時由于茶水擱置時間太久,受到周圍環境的污染,茶水中的微生物(細菌和真菌)數量增多,而影響衛生。茶泡三四杯后就沒有再泡的必要了。
泡茶不喝頭遍茶
有些人認為頭遍茶濃,提神醒腦,所以愛喝頭遍茶。殊不知,茶葉在栽培與加工過程中受到農藥等污染,茶葉表面總殘留一些農藥,相應的頭遍茶農藥等有害物質濃度也高。所以應讓頭遍茶水發揮“洗茶”的作用,棄之不飲。
沖泡茶葉,除了好茶、好水外,還離不開好的器皿。日常生活中,選擇使用什么茶具,需要根據茶葉的種類、人數以及各地飲茶習慣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