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器簡介
紫砂方器造型變化眾多,古有“方非一式”之說,主要有長方、四方、六方、八方、隨方、寓方等幾種基本形狀。在基本形態的造型處理中,又可以根據高中低,大中小,粗中細演變成幾十種不同的方器形態。亦有人在處理時與圓器、筋囊器配合,做到上圓下方,上方下圓,口方蓋圓,口圓蓋方。也可以做到身圓嘴方,身方嘴圓,或是身圓把方,把圓身方等等。總之,方器造型的變化可以隨著作者對形器的設計創意要求進行或圓或方的處理。
亞明四方的由來
近代著名畫家亞明(1924-2002),是金陵畫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早在戰亂年代,亞明就開始了繪畫生涯,新中國成立后,他拜傅抱石門下潛心習畫。
20世紀50年代中期,亞明陪國外陶器專家到宜興考察紫砂壺制作工藝,萌生了收藏與研究紫砂壺的熱望。在繪畫之余,他遍尋紫砂壺。南京夫子廟、北京琉璃廠,以及宜興茶館、制壺作坊里,都留下他的足跡。
60年代初某天,他忽發奇想:時清代既然有陳曼生出樣,楊彭年制壺的先例,自己何不也設計一種壺樣,請高人燒制。時任南京博物院院長的曾國藩孫女曾昭燏(音yu,讀如“譽”,火光)為他大開綠燈,打開庫房請亞明觀賞院藏歷代茗壺精品。構思所得,1963年亞明出樣,王寅春制壺,徐秀堂雕花的紫砂壺精品得以問世,取名“亞明方壺”。
壺型特點
俯視,壺身、壺口、壺蓋、壺鈕均為正方形。側視,整個壺呈—“亞”字形。形制方正嚴謹,渾樸厚實。直邊和圓角過渡自然,剛柔相濟。棱面線條挺括有力,壺蓋略微鼓起,橋鈕干脆利索。整體比例協調,輪廓分明,氣勢挺拔。面大且寬,角鈍而韻,線挺而直,口蓋方而寓圓,底圈大而趁勢,流有直曲變化,把方而切體,鈕洞扁而大。
編者按
方剛,是不屈的氣節;藝術,是不折的靈魂;本真,是不滅的歸宿;文化,是不朽的風度。把一塊泥,捏一種胸懷,塑一種精神,豁然開朗,豪情萬丈。作品之氣,可謂了然于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