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葉對外貿易,有1500余年歷史,大體可分四個貿易時期:
公元475-1644年的一千余年,是以物易茶為主要特征的出口外銷。
中國茶葉最早輸出在公元473-476年間,由土耳其商人來我國西北邊境以物易茶,被認為是最早記錄。
唐代,於公元714年我國設“市舶司”管理對外貿易。以后中國茶葉通過海、陸“絲綢之路”輸往西亞和中東地區,東方輸往朝鮮、日本。
明代(1368-1644)是中國古典茶葉向近代多種茶類發展的開始時期,為清初以來大規模地開展茶葉國際貿易提供了商品基礎。
鄭和七次組率船隊,出使南亞、西亞和東非三十余國。同時,波斯(今伊朗)商人、西歐人東來航海探險旅行,及傳教士的中西交往,把中國茶葉文化傳往西方,為以后的華茶大量輸入歐洲作了宣傳和與論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