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廣泛流傳的種茶、制茶和飲茶習俗,都是由我國向外傳播出去的。據推測,中國茶葉傳播到國外,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約于公元五世紀南北朝時,我國的茶葉就開始陸續輸出至東南亞鄰國及亞洲其他地區。公元九世紀時,由日本僧人將中國茶籽帶回日本,逐漸在日本普及為大眾化飲料。十世紀時,蒙古商隊來華從事貿易時,將中國磚茶從中國經西伯利亞帶至中亞以遠。十五世紀初,葡萄牙商船來中國進行通商貿易,茶葉對西方的貿易開始出現。
而荷蘭人約在公元1610年左右將茶葉帶至了西歐,1650年后傳至東歐,再傳至俄、法等國,十七世紀時傳至美洲。十八世紀初,品飲紅茶逐漸在英國流行,甚至成為一種表示高雅的行為,茶葉成了英國上層社會人士用于相互饋贈的一種高級禮品。著名的英國東印度公司于十八世紀開始大規模經銷中國茶,并獲得了巨額利潤。1880年,我國出口至英國的茶葉多達145萬擔,占中國茶葉出口量的百分之六十到七十。十八世紀末,英王專程派特使來中國商討發展貿易時,從中國得到了幾株茶樹苗,隨后即移植在印度,擬發展英國自己的茶葉生產。中國茶樹苗經精心培植,終于長大成林,后來印度產制的茶葉即開始在倫敦市場上銷售。
十九世紀,中國的茶葉終于走向全世界,成為了世界性飲料。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先后向馬里、幾內亞、阿富汗等國派出植茶技術人員,幫助他們將茶樹、茶籽在不利生長的酷熱地區生根落戶。
目前,我國茶葉已行銷世界五大洲上百個國家和地區,世界上有50多個國家引種了中國的茶籽、茶樹,有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人民有飲茶習俗。中國近年來的茶葉年產量達50多萬噸,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用于出口。
當今,茶葉有益于人體健康的諸多效用,已被愈來愈多的人們所認識,成為舉世公認的“天然第一保健飲料”、“二十一世紀世界飲料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