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樹在中國的分布非常廣闊,范圍在北緯18-38度,東經94-122度;地跨中熱帶、邊緣熱帶、南亞熱帶、中亞熱帶、北亞熱帶和暖溫帶。在垂直分布上,海拔高可達2600m的高山,低至僅距海平面幾米的矮丘。在不同地區,生長著不同類型和不同品種的茶樹,從而決定著茶葉的品質及其適制性和適應性。中國茶區主要分布在秦嶺以南2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結合地帶、氣候、土壤特點,可劃分為
1、西南茶區:是中國最古老的茶區,是茶樹的原產地,包括黔、川、渝、滇中北和藏東南。該區年降水較豐富,霧日多,適宜茶樹的生長,茶樹的種類也較多。適制綠茶、紅茶、普洱茶、邊銷茶和花茶等。
2、華南茶區:包括閩中南、粵中南、桂南、滇南、海南、臺灣。該區高溫多濕,全年降水量可達1500mm,為茶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該區茶樹資源極其豐富,適宜加工紅茶、綠茶、黑茶、青茶和花茶等。
3、江南茶區:是中國的重點茶區,包括粵北、桂北、閩中北、湘、浙、贛、鄂南、皖南、蘇南等地。整個茶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降水量比較充足,茶歷史悠久,歷史名茶甚多。是發展綠茶、紅茶、青茶、黑茶、黃茶、白茶、花茶、名特茶的適宜區域。
4、江北茶區:包括甘南、陜南、鄂北、豫南、皖西、蘇北、魯東南等地,是我國最北的茶區。該區因晝夜溫差大,茶樹自然品質形成好,適制綠茶,香高味濃,適制綠茶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