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紅袍”,系武夷山巖茶之王,烏龍茶中的“茶中之王”、“茶中之圣”,產(chǎn)于武夷山天心巖九龍窠的懸崖峭壁上,至今已有三百多年采制的歷史。其名稱由來傳說有三:一曰春天茶樹萌發(fā)茶芽時呈紫紅色,如同一團火焰,故名之“大紅袍”;二曰崇安縣令重病,飲此茶而奇跡般痊愈,為感其恩德,即以紅袍覆蓋茶樹,歷久而祀之,故名之“大紅袍”;三曰大紅袍茶為元代皇帝所青睞,“大紅袍”為皇帝所賜,以表彰茶葉澤被天下蒼生之功。
其他幾個關(guān)于大紅袍名稱由來的傳說
(一)
有位秀才進京趕考,在經(jīng)過武夷山時病倒了,剛好被一方丈遇到便將其帶回廟中救治,方丈將九龍窠采下茶樹葉子泡成茶給秀才喝,后來沒幾天秀才就康復(fù)了,進京考試高中狀元,因此回來報答方丈,同時帶了茶葉進京想獻給皇上,恰好皇上這時病了,怎么治都不好,后來喝了這個茶,病就好了,于是御賜紅袍一件并讓狀元帶去批在樹上,同時封為御茶,年年進貢。大紅袍也由此而得名。
(二)
相傳在很早以前,有位朝代的皇后生病,可是怎么也無法醫(yī)治好,于是皇帝就命太子去民間尋找治愈之方,太子在找尋途中碰到有一老人被老虎攻擊,于是就將老人救下,老人為感謝太子救命之恩,專門陪太子往武夷山九龍窠采下茶樹葉子。后來太子將茶葉帶回京城讓皇后飲用,皇后的病突然好了,皇帝很高心于是賞賜大紅袍給茶樹御寒,封老人為護樹將軍,后來這茶就被稱為大紅袍了。
(三)
相傳,在福建武夷山的慧苑巖住著一位老婆婆。這位老婆婆雖然行動不便,但是心地十分的善良。當(dāng)時發(fā)生了天災(zāi)人禍,百姓苦不堪言,死傷無數(shù)。一天,一位饑寒交迫的老人病倒在老婆婆的家門口。老婆婆將其救進屋,而且把家里剩下不多的野菜湯給老人吃。老人吃了之后,身體恢復(fù)了不少,他為了感謝老婆婆的救命之恩,就給了她一把龍頭拐杖,以及兩顆種子。隨后老人傳授給她栽種種子的方法之后,就騰云駕霧離去了。后來種子一下子就發(fā)芽長成了一株茶樹。人們得知后就紛紛稱之為“神仙茶”。由于當(dāng)?shù)氐拇蠊贈]有喝到神茶,他惱羞成怒就下命令將茶樹毀掉。老婆婆得知后就痛哭了好久,這個時候,老婆婆的龍頭拐杖變成一朵紅云,將茶樹根帶到了九龍窠的半山腰上,從而茶樹就長成了三株,就成了傳說中的“三株大紅袍”。
茶文化 - www.yinchaba.com/chawenhua 中國茶文化 茶文化知識 茶道文化 茶文化與茶健康 茶葉的功效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