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玲在茶園里采摘山茶 王鳴遠 攝
中新網呼和浩特9月26日電 題:內蒙古女子深山種茶領鄉親致富 希望家鄉從茶園變為茶山
作者 奧藍 王鳴遠
“我希望未來能在家鄉種出一座茶山,通過山茶種植的發展帶動家鄉旅游業的發展,這樣鄉親們都能享受到茶山福利。”王玲玲看著茶園里成壟的茶樹憧憬地說道。
眼前這個對家鄉發展充滿愿景的“80后”女子出生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縣,是個土生土長的農村姑娘。高中畢業后王玲玲選擇留在家鄉發展,2012年她開始在家鄉發展山茶種植,如今已經成了當地老百姓的致富帶頭人。
“以前當地幾乎沒有人種茶,如今的茶樹種植面積已經達到了3000多畝,還有很多貧困戶也跟著我一起種茶。”提起自己在家鄉的種茶事業王玲玲倍感驕傲,“我們種植的山茶因為有清熱瀉火的養生功效,格外受消費者青睞。”王玲玲介紹說
“今年的山茶價格特別好,茶農們每畝地能獲得1500元左右的收益,比原來種土豆每畝地能多收入800多元。”在王玲玲的帶動下,武川縣越來越多的農民開始種植山茶。王玲玲經營的山茶合作社每年定時收購茶農們種植的山茶,免去茶農銷售之憂,同時,王玲玲還為當地農民提供到自家合作社打工的機會。
記者了解到,王玲玲不僅帶領當地百姓種茶致富,還積極承擔起幫扶貧困戶的責任。“我們合作社為6戶貧困戶免費發放茶樹種子,并為他們提供全程技術指導。此外,還為貧困戶提供每畝地200元的除草補貼,希望通過我們的幫扶讓他們過上好日子。”王玲玲告訴記者。
圖為王玲玲收購的各種山茶。 王鳴遠 攝
“我高中畢業后就一直留在家鄉,作為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女孩,我從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帶領鄉親們共同致富,這份工作讓我找到了自己的價值。”在王玲玲看來,能夠帶領鄉親們共同致富是她創業最大的成功。
武川縣位于大青山北麓,地處陰山山脈向北部草原的過渡地帶,人們傍山而居,得天獨厚的地理資源讓當地人開發出很多“養生秘籍”,在這里家家戶戶都有喝野生山茶的習慣。
8年前,王玲玲從鄉親們采摘的野生山茶中看到了商機,“山茶有清熱瀉火的功效,這點很符合現代人的養生觀念,野生山茶的數量畢竟有限,人工種植可以大量生產。”王玲玲很快將自己的創業想法付諸實踐。
2012年,王玲玲從附近的老鄉手里流轉了300畝地,準備發展山茶種植。經過三年的時間,王玲玲的茶葉種植基地基本成型。經過不斷摸索,形成了一條從生產、加工到銷售的全產業鏈條。
附近鄉鎮的百姓看到王玲玲種茶成功,紛紛加入種茶隊伍。怎樣選種、如何育苗,什么時候采摘……王玲玲這個“土專家”把自己的種茶經驗詳細的傳授給附近的老鄉,就這樣王玲玲承擔起了茶農們的技術指導工作。
“現在每天特別忙,除了要管理自家的茶樹種植基地,我還要幫助其他百姓解決茶樹種植上的問題。”茶農們在種植上遇到困難第一時間向王玲玲求助,閑暇時間王玲玲還會到老鄉家里做現場指導。
2018年,具有多年種茶經驗的王玲玲被評為呼和浩特市科技特派員,“有一些我解決不了的復雜情況,由我幫農民們對接更專業的農業專家。”王玲玲告訴記者。
提及未來的規劃,王玲玲表示,接下來準備開發各類保健茶,把北方茶葉的獨特養生功效發揮出來,延長茶產業鏈,增加茶葉的附加值。
“都說北方無茶,但是在我們家鄉種出的山茶品質特別好,希望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能夠喝到我們種植的北方山茶。”王玲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