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樹,山茶科、山茶屬灌木或小喬木,嫩枝無毛。葉革質,長圓形或橢圓形。茶樹的葉子可制茶(有別于油茶樹),種子可以榨油,茶樹材質細密,其木可用于雕刻。分布主要集中在南緯16度至北緯30度之間,茶樹喜歡溫暖濕潤氣候,平均氣溫10℃以上時芽開始萌動,生長最適溫度為20~25℃;年降水量要在1000毫米以上。我國西南部是茶樹的起源中心,世界上有60個國家引種了茶樹,樹齡可達數百年至上千年。
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農業部茶生物學與資源利用重點實驗室張奮等人于2020年2月14日在《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發表題目為《Identification of Regulatory Networks and Hub Genes Controlling Nitrogen Uptake in Tea Plants [Camellia sinensis (L.) O. Kuntze]》,該文章通過研究表明,銨離子轉運蛋白CsAMT1.2是控制茶樹中氮吸收的關鍵基因,并且可能在促進茶樹根環境中的NH4 +吸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該研究為改善茶園氮吸收提供了有用的基礎。
氮吸收是氮代謝的第一步,是限制植物生長的關鍵因素。為了了解控制茶樹中氮吸收和代謝的基因表達網絡,研究團隊分析了兩組茶樹的幼根中的轉錄組。
在不同的氮處理(0、0.2和2 mM)下,它們的生長速率明顯不同。使用成對比較和加權基因共表達網絡分析(WGCNA),研究團隊成功構建了16個共表達模塊。
其中,確定了對低氮處理有實質性反應的特定模塊(綠松石)。基于KEGG分析,利用“N代謝”途徑富集的相關基因構建N代謝的基因共表達網絡。
最后,一個對銨離子有高親和力的轉運蛋白CsAMT1.2被確定為茶樹根部N代謝網絡中的中樞基因,該基因的表達可以被N的再供應所誘導。
基因功能分析表明,CsAMT1.2可以在酵母細胞31019b中對其內源的三個氮轉運蛋白MEP1,MEP2和MEP3基因進行功能互補,并在低NH4 +水平下提高31019b中NH4 +的吸收率。
因此,CsAMT1.2是控制茶樹中氮吸收的關鍵基因,并且可能在促進茶樹根環境中的NH4 +吸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該研究為改善茶園氮吸收提供了有用的基礎。
茶樹中氮吸收和代謝的基因表達網絡
文獻整理:茍琴(貴州省大健康醫藥產業技術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