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毛尖是廣西省名茶的新秀。產于廣西風景如畫的桂林堯山地帶,80年代由廣西桂林茶葉研究所創制而成。1985年和1989年先后兩次被評為農業部優質茶,并在德國試銷,獲得國際友人的好評。
毛尖茶區屬丘陵山區,海拔300米左右,園內渠流縱橫,氣候溫和,年均溫度18.8℃,年降雨量1873毫米,無霜期長達309天,春茶期間雨多霧濃,十分有利茶樹生長。
毛尖茶選用從福建引種的福鼎種和福云六號等良種的芽葉為原料。清明前后開采,采摘標準為一芽一葉初展。
毛尖茶加工方法類同高級烘青茶。主要工藝分鮮葉攤放、殺青、揉捻、干燥(毛火和足火)、復火提香等工序。復火提香是毛尖茶的獨特工序,即在茶葉出廠前進行一次復烘。復烘在焙籠中進行,烘溫100℃左右,達到增進香氣的目的。
毛尖茶具有條索緊細,白毫顯露,色澤翠綠,香氣清高持久,滋味醇和鮮爽,湯色碧綠清澈,葉底嫩綠明亮的品質特點。
沖泡提示:茶與水的比例要恰當,通常茶與水之比為1:50~1:60(即1克茶葉用水50毫升~60毫升)為宜;泡茶的水溫,要求在80℃左右最為適宜(水燒開后再冷卻);將茶葉放入杯中后先倒入少量開水,以浸透茶葉為度,加蓋3分鐘左右,再加開水到七八成滿,便可趁熱飲用。當喝到杯中尚余三分之一左右茶湯時,再加開水。通常以沖泡三次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