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細心觀察生活的壺友會發現,無論是一些影視劇中人或者是部分上了年紀的壺友居多,都會用紫砂壺泡茶后直接用嘴喝。當然,每個人都會有追求生活態度的權利,但是我是不太贊成這樣的喝茶方式,至于反對的理由,就在下文與各位壺友一起來探討。
大丈夫劇照
從壺外觀品相來看
長期習慣用嘴直接對著壺嘴喝的那把壺,其嘴上半部分會經常出現“白色和黃色的混雜色”,這些色是什么東西呢?我可以告訴大家:就是鹽分和唾液。我們都知道紫砂壺有比較強的吸附功能,一把長期用嘴喝的紫砂壺,其壺嘴必然會吸附人口腔里的鹽分和唾液,因為很多人的習慣都是飯后泡壺茶來喝喝。
長期用嘴喝的這把紫砂壺,其壺嘴那部分是不會形成真正的“包漿”的,你就是把“白色和黃色的混雜色”擦洗掉了,可時間一長這個色又會返出來。
從人之品位和時代背景來看
用嘴直接就著紫砂壺壺嘴喝茶的人,一自己感覺方便,二自己可能也感覺比較瀟灑。而我看來其實不然,對傳統事物我認為既要繼承傳統也要與時俱進,如今的時代你捧著一紫砂壺就著嘴喝,在很多旁人眼里看去:“就是俗氣,一種痞子味,沒有格調”。如果你要圖方便,你大可用一個大大的紫砂杯泡茶喝,現在這個時代用紫砂壺泡茶很多時候已經不是為了喝茶而喝茶,而是在細細品茶和體味紫砂壺帶給自己的神韻。
有人會說:過去年代很多人都是用嘴直接就著紫砂壺壺嘴喝茶,為什么到我來喝,你們就要如此說三道四呢?在過去,東北地區無論貴賤、貧富,家家屋里都有炕,炕是東北人家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可現在無論城市和農村,炕已經很少了,都用上暖氣和空調了,如果你現在一定要用炕很懷念炕帶給你的感覺,在裝修自己的商品房時,硬要在家裝個炕,但你卻解決不了炕的“燃料”和“煙氣的排放”問題。
人類對人品位之認識和判斷也是在不斷提高和升華,過去年代認為很有品位的事情,在如今年代可能就是一種低俗了,在過去的大上海,男人理個飛機頭,再打上一層厚厚的發油,那是有面子又有品位的行頭,可你現在再如此所為,你認為周圍人還會說你是個有生活品位的人嗎?
時代在變,我們對生活習慣和生活品位的認識也需要改變。堅持真理,是種美德;墨守成規,那就是一種愚蠢了。
從健康衛生的角度
用嘴直接對著紫砂壺的壺嘴喝茶,看似方便了你自己,但在喝茶的過程中你口腔里的唾液和食物殘渣會進入壺中茶水里,壺友中通行的習慣:壺內部是不擦洗,保持壺內壁的茶垢,也就是形成“茶山”,這些唾液和食物殘渣長期沉淀在壺里,您認為能夠衛生嗎?
而且習慣用嘴直接對著壺嘴喝的那把壺,在三伏天是很難保證“茶水隔夜不餿”,不信。您就可以找一把這樣的壺來驗證一下。
用嘴直接喝,你也不太方便試壺中茶水之水溫,一疏忽就可能熱茶燙到了你的嘴和舌頭。
從紫砂壺收藏價值來看
紫砂壺既是實用品,同時它也是藝術品,很多紫砂壺都具有收藏的價值,至少紫砂壺好的泥料會越用越少。一把紫砂壺真正價值的體現也許不在你手里,而在你的兒孫輩,藝術品價值的重現是在該藝術品轉手過程中體現出來的,一幅名家字畫掛在你家墻上它就只是一個裝飾物,就是一張有內容的紙,你只有把它轉手了,它才能夠體現出真正的價值,才能夠變為有價硬通貨,你也才真正知道它值了多少錢。
一把長期用嘴直接喝的紫砂壺,你想把它轉出去,準備接手的人可能就會猶豫:從壺的品相來看就知道這個壺是用嘴喝,也不知道喝它的人是得什么病死的……心里越琢磨,越感到別扭。那這樣的壺雖然不是說絕對轉不出去,但轉手的難度可能會增加,而且準備接手之人也許也會借此理由有意打壓你的出手價。
上面提到的每一點,我個人看來如果不是必須,也不是因為確實沒有相應的喝茶條件,或者是真的屬于個人的一種愛好和習慣的話,還是建議各位壺友不要用嘴直接對著紫砂壺的壺嘴來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