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對現代著名作家、歷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說代表人物沈從文十分熟悉。知道他入選1987年、1988年諾貝爾文學獎最后候選名單,卻與諾貝爾文學獎擦肩而過的沈從文,著有《邊城》、《中國絲綢圖案》、《唐宋銅鏡》、《龍鳳藝術》等作品,是個一生淡名如水的文學大家。但也有許多人卻不知沈從文與茶的緣分。
曾經有過這樣的一個故事:沈從文第一次在北大開課時,他緊張得話都說不出來,只在黑板上寫上“請等我十分鐘”幾個字,學生們不知道這是何故,但學生們都知道他的名氣,便耐心地等他。卻見沈從文拿出了杯子,再從包里捏一撮兒茶葉放入,加了水,待茶稍稍舒展,便端起來輕啜了幾口。十分鐘過去了,他轉身回到了講臺前,臺下鴉雀無聲,學生們靜等著他的正式授課。未曾想沈從文又在黑板上寫上“請等我五分鐘”幾個字,轉身將杯中的茶水喝干,才又回到講臺前,定了定神,開始了他北大的第一堂課。此后,他一直是備受學生們歡迎的著名教授。
是什么讓沈從文在第一次面對學生們時,放松如此緊張心情、悠然冷靜下來的呢?就是那杯茶!
也許,品茶是調節心情的最好的一種辦法。在品茶或者喝茶的過程中,看著那茶慢慢浸于水中,隨之那茶香裊裊地散開,給人以寧靜,給人以心定,那顆緊張而無著落的心,也就從浮躁、不安的狀態中,一點點地沉靜下來。在投茶、泡茶、喝茶、品茶中,自信得以慢慢地恢復。
清代陳弘謀編撰的《在官法戒錄》中有云:“貪欲二字,壞盡世間人。”而“人須心中無欲,方能心平。心平方能事平。故廉又為平之本。”
今天的我們,可以這樣來解讀:喝茶心清幽,清幽淡名利,淡泊能心靜,心靜可斷妄。
如果出現在你眼前的,是沈從文《邊城》里描述的那樣:近乎原始的單純生活、淳樸自然的民風、善良敦厚的本性,還有那溫柔的河流、清涼的山風、滿眼的翠竹、白日喧囂夜里靜謐的渡船,全然一幅像詩、像畫、更像音樂的優美意境,你還有什么理由靜不下心來?
因此,每天,給自己選擇一個屬于自己的時間段,給自己泡一壺靜心茶,在茶香中靜思,在思考中解憂,讓躁動不安的心得以撫慰。
本篇文章來源于菩薩在線
更多精彩;云茶坊
(本文來源:菩薩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