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茶葉的故鄉,但誰堪為中華“茶祖”?日前在湖南炎陵縣舉行的公祭大典活動中,一些茶文化專家給出了答案:“茶祖”就是炎帝神農氏。
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兼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茶葉學會理事長程啟坤表示,炎帝神農氏是華夏民族舉世公認的人文始祖。炎帝神農氏為了讓廣大老百姓能夠安全飲食,嚴防因飲食不當引發疾病,親自嘗百草,辨別百草的可食用性,并在這一過程中發現了茶及茶的藥用功效。在《神農本草經》中就曾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其中的荼,即為茶。這充分說明,茶的飲用與醫藥功能,就是在神農氏親口咀嚼的嘗試中找到的。這種生吃新鮮茶樹芽葉的現象,在現今云南的布朗族、佤族、德昂族等少數民族還保存著。
湖南師范大學教授蔡鎮楚認為,茶樹、茶葉的應用,都是農業生產發展與農耕文化的產物;炎帝神農氏是中國農耕文化之祖,因而也是“中華茶祖”。蔡鎮楚指出,“茶圣”陸羽在世界上第一部茶學與茶文化著作《茶經》中明確指出:“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于周魯公。”明確肯定神農氏是飲茶之祖,即“中華茶祖”。
程啟坤、蔡鎮楚的論據和觀點,得到了包括中國農業歷史學會副會長陳文華等人的廣泛認同。
(本文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