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茶產(chǎn)地為云南民樂鎮(zhèn)大村秧塔社、位于鎮(zhèn)政府東南部距鎮(zhèn)政府16公里處。茶園海拔1700米,氣候溫和,陽光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是云南大葉良種。秧塔大白茶是一名貴單株,最大的一棵茶樹徑圍1.22米,主干直徑0.28米樹高5.8米,冠幅4.6米,當?shù)噩F(xiàn)存活有100多株古茶樹。
大白茶與其它茶葉有明顯差別:芽葉披滿茸毛、成茶肥碩重實,白毫顯露、條素白、氣味清香,茶湯清亮,滋味醇和回甜,耐泡飲而著名于世。在清代,當?shù)赝凉儇熈畈柁r(nóng)精心采制、制成“白龍須貢茶”向朝廷納貢,成為茶中珍品,名聲遠播。
福鼎大白茶原產(chǎn)于福鼎太姥山。在封建王朝時曾制成龍須茶,大白茶產(chǎn)地為云南民樂鎮(zhèn)大村秧塔社、位于鎮(zhèn)政府東南部距鎮(zhèn)政府16公里處。茶園海拔1700米,氣候溫和,陽光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是云南大葉良種。
發(fā)展歷史
在清朝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前后,由一位“每天吃六碗米,使九斤半鋤頭”的陳六九去江迤(即瀾滄江)邊做生意,在茶山壩發(fā)現(xiàn)白茶種,便偷偷地摘得數(shù)十粒種籽,藏于竹筒扁擔中,帶回秧塔。
先種在大園子地,經(jīng)數(shù)年培育,成長很快,而后擴種到周圍十四塊茶地,曾達三、四畝面積,年產(chǎn)三、五擔茶。當時種植的老樹尚在,而且長勢良好。莖圍達88厘米,胸圍61厘米,主干分枝六個,樹高4.26米,樹幅35×360厘米,年產(chǎn)白茶六、七市斤。這株茶樹是陳六九第一次所種的母樹,距今已有150年左右。
秧塔大白茶是一名貴單株,最大的一棵茶樹徑圍1.22米,主干直徑0.28米樹高5.8米,冠幅4.6米,當?shù)噩F(xiàn)存活有100多株古茶樹。大白茶與其它茶葉有明顯差別:芽葉披滿茸毛、成茶肥碩重實,白毫顯露、條素白、氣味清香,茶湯清亮,滋味醇和回甜,耐泡飲而著名于世。在清代,當?shù)赝凉儇熈畈柁r(nóng)精心采制、制成“白龍須貢茶”向朝廷納貢,成為茶中珍品,名聲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