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看到紫砂壺有很多流暢的線條,其實這些線條不光是裝飾作用,每種線條都有不同的叫法,有著不同的作用。在這里筆者給大家總結一下,各種線條的名稱及作用,使用文圖并茂展示,一看就懂。
燈草線
狀如燈草的小圓線,一般用于紫砂器的口沿足部或肩腹部,是器形轉折起止的交代,有裝飾效果,也增強了器形口沿、底足部位的應力燒成時可減少變形。
子母線
用于壺類口蓋組合的一粗細的雙線又稱“文武線一,一般處理成上粗下細,上大下小稱為“天蓋地”,可增加紫砂壺的安定厚重感。
云肩線
用于壺頸部、鹽類口下沿等轉折部位般要求輕薄如云,以增強紫砂器的韻律感和節奏感。
凹凸線、皮帶線
以線條的粗細、厚薄、寬窄來取得不同的藝術效果。有的紫砂壺由上下兩半鑲接成型,在接合的腹部加貼凹凸線或皮帶線,既可掩蓋接痕,又可增強鑲接牢度,還有裝飾作用.
凹肩線
用于紫砂壺肩部的一種雙曲線,可加強器形的節奏變化,使器形更趨穩重。
抽角線、折角線
用于方形紫砂器面與面的交接過渡。用抽角線或折角線處理的方器,藏鋒匿角,方中寓圓,使造型更渾厚,產生多變的視覺效果。
筋囊線
有云水紋、如意紋、菱紋、花瓣紋等幾種,構成壺身筋庭裝飾,凹凸弧線布滿器身,流暢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