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茶文化在其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今日我們就來歷數那些深受茶文化影響的民俗文化。
1、茶與詩詞
我國既是“茶的祖國”,又是“詩的國家”,因此,茶很早就滲透進詩詞之中,從最早出現的茶詩(如左思《嬌女詩》)到現在,歷時一千七百年,為數眾多的詩人、文學家已創作了不少優美的茶葉詩詞。
2、茶歌茶舞
茶歌、茶舞,和茶與詩詞的情況一樣,是由茶葉生產、飲用這一主體文化派生出來的一種茶葉文化現象。它們的出現,不只是在我國歌、舞發展的較遲階段上,也是我國茶葉生產和飲用形成為社會生產、生活的經常內容以后才見的事情。從現存的茶史資料來說,茶葉成為歌詠的內容,最早見于西晉的孫楚《出歌》,其稱“姜桂茶舛出巴蜀”,這里所說的“茶舛”,就是指茶。在我國古時,如《爾雅》所說:“聲比于琴瑟日歌”;《韓詩章句》稱:“有章曲日歌”,認為詩詞只要配以章曲,聲之如琴瑟,則其詩也亦歌了。宋時由茶葉詩詞而傳為茶歌的這種情況較多,如熊蕃在十首《御苑采茶歌》的序文中稱:“先朝漕司封修睦,自號退士,曾作《御苑采茶歌》十首,傳在人口。蕃謹撫故事,亦賦十首獻漕使。”這里所謂“傳在人口”,就是歌唱在人民中間。
3、茶與戲曲
我國是茶葉文化的肇創國,也是世界上唯一由茶事發展產生獨立的劇種--“采茶戲”的國家。所謂采茶戲,是流行于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福建、廣東、廣西等省區的一種戲曲類別。在各省每每還以流行的地區不同,而冠以各地的地名來加以區別。如廣東的“粵北采茶戲”,湖北的“陽新采茶戲”、“黃梅采茶戲”、“蘄春采茶戲”等等。這種戲,尤以江西較為普遍,劇種也多。如江西采茶戲的劇種,即有“贛南采茶戲”、“撫州采茶戲”、“南昌采茶戲”、“武寧采茶戲”、“吉安采茶戲”等。這些劇種雖然名目繁多,但它們形成的時間,大致都在清代中期至清代末年的這一階段。
4、茶與美術
美術是一種“造型藝術”,是通過構圖、造型、施色等手段,來創造可視形象的一種藝術。所以,它的范圍或內容,除一般認為的繪畫、雕塑以外,甚至還包括建筑在內。
5、茶與楹聯
茶聯,乃是我國楹聯寶庫中的一枝奪目鮮花。它字數多少不限,但要求對偶工整,平仄協調。是詩詞形式的演變。在我國,凡是有“以茶聯誼”的場所,諸如茶館、茶樓、茶室、茶葉店、茶座的門庭或石柱上,茶道、茶藝、茶禮表演的廳堂墻壁上,甚至在茶人的起居室內,常可見到懸掛有以茶事為內容的茶聯。使人見之,不但有古樸高雅之美,而且有“公德正氣”、情操高尚之感,還可以給人帶來聯想,增加品茗情趣。
6、茶葉諺語
茶諺,是我國茶葉文化發展過程中派生的又一文化現象。所謂“諺語”,用許慎《說文解字》的話說,“諺:傳言也”;也即是指群眾中交口相傳的一種易講、易記而又富含哲理的俗語。茶葉諺語,就其內容或性質來分,大致不外屬于茶葉飲用和茶葉生產兩類。換句話說,也就是茶諺主要來源于茶葉飲用和生產實踐,是一種關于茶葉飲用和生產經驗的概括或表述,并通過諺語的形式,采取口傳心記的辦法來保存和流傳。所以,茶諺不只是我國茶學或茶葉文化的一宗寶貴遺產,從創作或文學的角度不看,它又是我國民間文學中的一枝娟秀的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