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虎斗,中國玉龍雪山深處納西族人的古老茶飲。在我國,藥茶療疾源遠流長,早在唐代就有“藥療百疾,茶治百病”之說。冬季感冒多發,自古以來,民間就有上百種專治風寒的茶療偏方。納西族“龍虎斗”既是風寒茶療的一味“猛藥”,又體現了少數民族充滿野性之美的古樸茶道。
納西族聚居于滇西北高原的玉龍雪山和金沙江、瀾滄江、雅礱江三江縱橫的高寒山區,納西人熱愛飲茶,茶是他們的待客飲品,更是勞作一天后家人圍坐在火爐邊的質樸享受。
中國茶文化綿延千年,有人走的是風雅淡泊之路,有人享的是精工細作之美,而在云南藏民眼里,茶是血,是肉,是火熱的生命。天寒地凍的雪域高原,一杯龍虎斗沉實地下肚,天地間還有什么好懼怕?
納西族的龍虎斗是將茶與酒同飲的一種特殊飲茶方式,故稱龍虎斗。飲龍虎斗茶酒時,先將茶置小陶罐中烘烤,待茶焦黃后,沖入開水熬煮。像熬煎中藥一樣,將茶熬煮濃。然后將煮好的茶水沖入預先盛入半杯白酒的茶盅。有的還加入辣椒一只。這時杯中會發出悅耳的響聲。過后由家中的少女端茶敬客,以示對客人的敬意。
飲龍虎斗茶也是治療感冒的良方。人患感冒后喝一杯,即渾身出汗,睡一覺后頭不昏,人也感到精神有力。居住在深山老林的云南傈僳同胞也有此飲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