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所寫的《奉化曲毫賦》、為83歲高齡的 曹厚德先生新作。這篇81字的短賦,比起曹老 先前所寫的《寧波茶賦》長篇,風格依舊,文采斐 然,讀起來瑯瑯上口,韻味十足。它可和廣為傳 誦的劉禹錫《陋室銘》媲美。賦為一種文體,有 長有短,側重寫事,與重在抒情的詩歌有所不 同。筆者親歷曹老寫奉化曲毫賦的全過程,并 參與其事。
經奉化市林特總站高級農藝師方乾勇邀請, 2012年11月13日曹老親臨尚田,考察蓬島,走訪安巖,參觀了奉化曲毫生產、加工中心,一路 上品嘗曲毫名茶,感觸良多,而提請寫賦之事, 未曾貿然答應。返甬之后,經多次切磋琢磨,曹 老進入作品構思,放下案頭書藝,禪 智竭力,四易其稿,言簡意賅,可謂 字字珠璣,特作一番解讀。
第一段:首句至“薈萃至盈”,寫 全國名茶林立,其中奉化曲毫獨樹 一幟。“天下名茶,異彩紛呈”,作為 曲毫茶的背景和鋪墊,如同《陋室 銘》開頭,“山不在高,有仙則名,7JC 不在深,有龍則靈”。緊接著直入主 題,寫奉化曲毫金牌榮譽多多,以旌 其美,馳譽萬里,也包含著潛臺詞諸 多元素:奉化曲毫從上世紀90年代 被評為浙江省一類名茶開始,十多 年中多次獲得國內外名茶金獎、“中 茶杯”特等獎、首屆世界綠茶大會最 高金獎、中國馳名商標等,并建成了 “浙江省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受“國 家原產地標記保護”,連續六屆獲得 中綠杯金獎,中綠杯為全國綠茶評 比最高獎項,由中國茶葉流通協會 等單位主辦。第五、六句斯是茶 業,薈萃至盈”,承上啟下,以尚田的奉化市雪竇山茶葉專業合作社生 產、加工中心為示范,寫奉化茶葉形成大氣候,可成大事業。這個生產、 加工中心規模宏大,設備先進,可容納合作社3千多畝茶園的茶葉加 工,精品薈萃,茶葉又好又多。
第二段,由“圣聞嘉木馨”到“壽長生”,寫奉化曲毫歷史悠久而光 彩。這段也是曹老字斟句酌后的得意之作。原始文明時代,奉化已有 茶的遺跡,唐宋時期茶為朝廷貢品。賦中著重寫宋仁宗與茶結緣。有 一天他讀陸羽《茶經》:“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夢中向名山走去,聞到南方嘉木茶葉的清香。夢醒后,詔示天下山川畫圖御覽,唯有雪竇山與夢景相合。于是龍顏大悅,特賜御茶200斤。 御茶引領,奉化山鄉廣植佳茗。宋人有《御書應夢名山記》可證:“荼薺 不同畝,曲毫幽而獨芳! ”
曹厚德先生深諳佛學,十年動亂中,天童寺和阿育王寺的佛像被 毀。后來他出任兩寺重塑佛像工程總指揮,繼為浙、閩、皖、遼、魯等省 主持修復名寺二十二座,造像二千多尊。他對出生奉化的布袋和尚是 彌勒化身更為了解。宋仁宗賜御茶給奉化家鄉,彌勒更是笑口大開, 厚愛有加,佛燈閃亮,彌勒保佑,賜福茶農,更使御茶在奉化生輝;至今 有多種彌勒禪茶問世。賦中“彌勒佛光明”即指此事。
尚田安巖寺早有小雪竇之稱,五代時吳越國兵部尚書胡進思在安 巖之南隱居,住地自命蓬島,取自蓬萊仙島有瑞草風光之意。胡尚書 的同宗后人有個叫胡則的,相傳到安巖祭祖,蓬島嗜茶,后到杭州梅家 塢種茶終老,老龍井旁立有胡公廟,賦中“蓬島鑄茶魂”含意纒綿,以茶 有延年益壽功效的“壽長生”句為第二段作小結。
第三段,從“聚煙霞之靈秀,融天地之精英”開始至結尾,寫當代生 產奉化曲毫名茶的品質優良。曲毫茶生長環境、天時地利人和。奉化 地處北緯30度附近,在這一緯度地帶上氣候濕潤,多產全國名茶。在 海拔五六百米高的奉化群山云霧繚繞,極宜名優茶生產,更有科技人 員憑借大自然優勢,科學種茶,從良種培育、采摘加工、包裝儲藏直至 沖泡茶湯,都講究科學,致使曲毫獨有風味。“蟠龍騰嫩碧,醇味結菁 晶”,則寫出曲毫外形卷彎如蟠龍,它在沖泡的茶水中翻騰舒展綻放, 茶湯嫩綠可愛,散發淡淡清香,正是色香誘人;其獨到的醇厚滋味,是 經磨煉困苦升華而來,凝聚著曲毫茶品質的結晶。賦的結尾寫“泉水 鳴,茶為國飲。”提升了奉化曲毫的品位。水是茶之母。奉化山水毓秀, 多有名泉,匹配奉化曲毫,才能真正領略茶為國飲之精髓。
茶業騰飛,茶文化和茶科技為茶之雙翼。奉化曲毫雙翼堅挺,在倡 導茶為國飲中雋永綿長、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