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是中國文化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在數千年的飲茶歷史中,形成了許多與茶相關的風俗習慣,茶友們也將這些風俗習慣統稱為茶俗,并且茶俗與愛茶人士間還有著許多鮮為人知的趣事。
在眾多茶俗中,最富意義和生命力的,莫過于來客敬茶的風俗。
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平民百姓都以茶待客,表達對客人的尊重和歡迎。
相傳,鄭板橋有一次途經一座禪寺,寺廟方丈見鄭板橋衣著簡樸,其貌不揚,對他甚是冷淡。
只說了聲:“坐”,對身邊的小和尚說:“茶”,交談后,老和尚發現來者談吐不凡,不似平庸之輩,于是將鄭板橋請入廂房,說:“請坐!”
吩咐伺候的人說:“敬茶!”后來得知面前之人正是鄭板橋,老和尚連忙將他請入清雅內室,說:“請上坐!”并讓小和尚“敬香茶”!
談話結束后,老和尚懇請鄭板橋賜字。
鄭板橋想了一想,隨手寫下這樣一幅對聯“坐,上坐,請上坐”;“茶,敬茶,敬香茶”。
老和尚頓時羞得無地自容。
還有一個頗有意思的茶俗。當主人給客人倒茶續水時,客人出于禮貌,會用食指和中指輕輕敲擊桌面,并口稱“謝謝”。
這種禮節大家都知道,然而它究竟從何而來呢?
相傳,當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有一次乾隆在茶館喝茶,突然一時興起,抓起桌上茶壺便給身邊大臣倒茶。
大臣們頓時驚恐萬狀,不知如何是好。
不下跪謝恩,那是天大的罪過,但是如果下跪就會暴露乾隆的身份。
正當眾人不知所措之時時,有個大臣靈機一動,用兩個手指彎成雙腿下跪的姿勢,在皇帝面前“跪”了幾“跪”,以示謝恩。
后來這個故事延傳開來,至今坊間仍用這種方式表示對敬茶之人的感謝。
中國茶文化綿延、發展至今,已成為國人生活的側影,而其間的逸聞趣事,也為我們的生活頻添了幾多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