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茶文化源遠流長,但要說茶文化的博、奇、異,則當數素有“二十六個民族二十六朵花”之稱的彩云之南——云南。在這里您不僅可看到品飲到傳統的中國茶,而且還可看到、品飲到如布依族的打油茶、彝族的腌茶、苗族的蟲茶、傣族的竹筒茶等特色各異的少數民族茶。可以毫不夸張的說,生活在紅土高原上的36個民族歷經幾個世紀的演變,幾乎個個民族都形成了自己自成一體的茶俗,它們以茶為藥,以茶為菜,以茶作民族文化的載體。26個民族所形成的茶俗,就如一朵朵綻放在云貴高原上神奇絢麗的花朵,走進云南,就如走進了一座五彩繽紛而又質樸純厚的民族茶文化風景園。
首先,從制作方法上來說,各個少數民族的做法各不相同。如布依族的打油茶,先是將黃豆、玉米花、糯粑、芝麻等放在油鍋中,用大火炒黃,炒熟后分別放入茶碗,然后將茶葉用油炒香,配入清水、蔥、姜、鹽等煮沸去渣,再注入茶碗,打油茶就制作出來了。
藏族的酥油茶則將牦牛乳、藏莊茶、鹽或糖,加上研細的花生米、核桃仁、芝麻,放入高1米直徑約五六寸的特制木桶,沖進煮沸過的熱水,用木杵在桶中上下攪動抽打,使之融成霧狀,溶于茶中,藏族人又把這個過程叫做“打”酥油茶。
蒙古族奶茶則是先將青磚砸碎,取一些茶葉放入能裝2公斤水的銅壺里后濾渣,摻入牛奶、鹽,再煮沸就成待客佳品奶茶了。上述作法雖然繁雜,但也離不開人們想象,而布朗族酸茶、苗族蟲茶、彝族腌茶的做法則令人想象不出。
布朗族的酸茶是先把鮮茶置于鍋中炒制,然后放于室內潮濕地方,讓它發酵,再密封于竹筒內,入土埋一個月,才取出飲用。飲之,酸味久遠,但又回味無窮,令人越喝越想喝。
彝族腌茶是將采下的新鮮茶放入灰泥缸內,用重蓋子壓緊,邊放邊壓,直到壓滿,擱置幾個月,就成風味獨特的腌茶了,腌茶可用水泡,也可用嘴嚼。
最為奇特的要數苗族的蟲茶,一般茶葉都是采摘鮮葉經過烘炒加工制成,而苗族的蟲茶,是先用茶葉喂養大米中常見的米蛀蟲,米蟲吃了茶葉后排出一粒粒黑色小蟲屎,這蟲屎就是蟲茶。飲用時先倒一杯沸水,投入數粒蟲茶,茶水漸呈紅色,香味濃郁,類似茶葉。蟲茶是一種速溶性保健飲料,營養價值高于普通茶,具有清熱解毒、健脾助胃的功效,是我國傳統出口的特產茶。
其次是各少數民族的茶禮各有情趣。云南少數民族在泡、飲茶時都有一定的規矩,如喝藏族酥油茶,一般是邊喝邊添加,不能一口喝干,家中來了客人,客人的茶碗總是要期滿的。假如自己不想喝,就不要動茶碗。如果喝了一半不想再喝,主人仍會將茶水斟上,客人如果等到告別時一飲而盡,主人則會感到高興。這是藏族特有的習慣和禮儀。
在蒙古族牧民家中做客,也有一定規矩,首先主客的坐位要按男左女右排列,貴客、長輩要按主人的指點,在主位上就座。然后,主人用茶碗斟上飄香的奶茶,放少許炒米,雙手恭敬地捧起,由貴客長輩開始,每人各敬一碗,客人則用右手接碗,否則為不懂禮節。如果你少要茶或不想喝茶,可用碗邊輕碰一下勺子或壺嘴,主人就會明白你的用意。
在喝回族蓋碗茶時,它不只是喝茶,茶中還有其他東西。在回族家中做客,以茶禮為重,來客如是穆斯林,主客互道“我倆目”,然后請客人上炕入座,接著敬上一碗蓋碗茶,俗名“三炮臺”、“三炮臺碗子”。茶碗內除茶葉外,還要放入冰糖、桂圓、大棗等飲品。此茶味道甘甜,香氣四溢。客人一邊喝,主人一邊斟,別有情趣。
如果您是在侗族家中喝茶,那么你不必太客氣,太客氣了就是對主人的不尊敬。喝茶時,主人先給你一根筷子,如果你不想再喝時,就將這根筷子架到碗上,主人一看就明白,不會再斟下一碗。如果不是這樣,主人就會陪你一直喝下去。
如果到白族家中則是喝“四喜茶”。這種茶平時一般難以喝到,要在重大慶禮或重大節日時才能喝上。如果是在婚禮上,賓客一進門,主人便要獻上一小竹筒“見面茶”,這種“見面茶”是用“雪花水”泡制的。所謂“雪花水”,是在冬季下雪時把干凈的雪收集起來存入瓷壇中,再浸進梅花瓣、巖桂花、山蘭花等,經過一般時間浸泡,就成了花香濃郁的“雪花水”。泡茶時,先把雪花水用文火煮沸,然后在竹筒里放上上等綠茶、紅棗、橄欖、蜂蜜。賓客吃完見面茶后喝一道“賀喜歌”,表示對新人的祝賀,此時主人又會用葫蘆瓢沖好“感謝茶”,雙手舉過頭頂敬獻客人。這道感謝茶同樣也是用“雪花水”泡制的,不過綠茶變成了紅茶,同時還放入姜絲、核桃仁、芝麻花、薄荷、甜米酒汁,茶尚未進口,濃郁的香味早已撲鼻而來。喝過感謝茶,主人又會換上茶點招待客人,婚禮上的茶點稱為“四喜茶”,象征著事事如意。
從茶與少數民族文化聯系上考察,茶與各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相連融合,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僅增加了民族文化的內容,也增加了茶文化的魅力和深度。每當春茶萌發滿山遍綠之時,德昂族青年男女便會相互邀約,成群結隊上山采茶。若是哪位小伙子看上了某位姑娘,就可以主動靠上去幫她采茶,姑娘如果也有意就會熱情與之交談。幾天以后,小伙子就會托好友給姑娘送去一小包茶葉“傳情”,姑娘若愿意發展關系,便會將茶葉收下。當姑娘收下“傳情茶”之后,小伙子便可大膽地去“串姑娘”了,光明正大地到女方家中坐在火塘邊與姑娘談情說愛。如果雙方戀愛成熟,男方的父母會請媒人帶上兩包茶葉去女方家中說親。
而對于拉祜族來說,當男方到女方家中說親時,要送給女方的禮物有一包茶葉和兩只茶罐,而女方則要通過品嘗男方送來的茶葉,以評價男方勞動的本領如何。壯族則是男青年第一次到女方家中相親時,姑娘必須敬他一杯茶。如果茶中有糖,表示姑娘同意這門親事,小伙子自然喜出望外,否則這門親事就告吹。茶禮和飲茶在這里被看作是青年男女婚前婚后都能始終忠于愛情的象征。在婚禮中饋送茶禮,再加上其它果品和飾物,就表示著對美滿婚姻的良好祝愿。男女結婚時,長輩向他們贈送茶禮,包含著夫妻恩愛、白頭偕老的殷切期望。如藏族就把茶葉一向看作是很珍貴的禮品,茶葉是藏族兒女男婚女嫁時必不可少的聘禮。藏族同胞結婚時,必須熬出大量的酥油茶來招待賀喜的客人。并且熬出的茶湯要色澤紅艷,以象征婚姻美滿幸福,婚后夫婦相敬如賓,恩愛如初,情義深厚。
如今,在城市中的漢族青年男女,雖然不再用茶葉作為愛情的媒介,但也常把茶葉作為禮品,辦喜慶之事都用名茶招待客人,送上一杯香茶,賓主寒暄,相互勉勵,共祝幸福。
在云南品茶,品飲的不僅僅只是茶,更能品飲出少數民族對生活的熱愛和獨特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