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飲用藏茶而言,無需懂藏俗,但通過藏茶粗略了解神秘的藏地文化將大有裨益。有一句藏族諺語特別震撼:“茶是血、茶是肉、茶是生命。”在藏區,不懂茶難以懂民俗。不過了解藏俗再喝藏茶,也讓都市人通過一杯茶了解到藏族對藏茶的崇敬之情。比如端上一杯茶時,用無名指沾上一點彈向空中,再彈向前端,最后再彈向地面,這是信仰中的敬天、敬地、敬父母儀式,以示感激之情。
藏族人日常飲茶講究長幼有序、主客有序,在公眾場合,講究尊卑有序。在家中,煮好茶必先斟獻于父母、長輩。對于尊敬的客人,主人要當面用清水將碗再洗一遍,揩干,然后再斟茶捧獻于前,以示對客人的尊敬。客人喝一口,主人會立即又為其斟滿,除非客人以手蓋碗表示不喝。作為客人,在杯中留一小部分茶水,是表示還希望繼續喝下去,如一飲而盡,則表示不喝了。
藏族婚喪嫁娶都必用茶。訂婚時,嫁妝中都得有茶,茶的多少成為女家財富的象征。婚宴中更離不了茶和酒。生了孩子后,同村的人和親戚都要帶上茶和酒、酥油等前來祝賀,客人進屋先給嬰兒獻哈達,祝福吉祥,隨即向產婦敬茶、獻酒表示慰問和敬意。孩子滿月出門拜佛前,要先將家中茶鍋上的鍋煙子抹點在嬰兒鼻上,據說這樣就不會被魔鬼看到。藏族葬俗要作七七四十九天法事,每日要以酥油茶款待作法事的僧人和來客。親朋好友、鄰居生病或出行,人們也要送上一壺滾燙的酥油茶,前往看望或送行。
寺廟中飲茶更有嚴格的規矩,集體飲茶時在大殿內依僧職高低、修習等級,按序坐下,由司茶者依序給每人斟滿一碗,喝完后將碗略向前伸,候司茶者再來倒滿,飲者不能出聲,不能東倒西歪。
“熬茶”是西藏宗教活動的一種特有形式,熬茶者有政府官員,也有富商,清代每任駐藏大臣均要定期向三大寺“熬茶”。“熬茶”者有親自前往的,也有折款交給寺廟由寺廟代辦的。這種集體飲茶和“熬茶”,給每個僧人分配的茶要平均,如果鍋內有剩余而又不夠每人一碗,則寧可倒掉,也不讓部分人多吃多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