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種茶在不同的地方,面臨不同的存茶環境,那么普洱茶收藏南北方都有什么差異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南方因為濕熱,存儲的普洱茶發酵速度較快,生茶的湯色比較容易轉紅,熟茶的口感比較容易出現“滑”,陳茶的香氣不論生熟,多出現樟香、參香。
北方四季分明,天氣寒冷的時間較多,存儲的普洱生茶湯色轉紅非常慢,二十年的老生茶湯色都未必會紅,熟茶則很少出現較“滑”的口感,但不論生熟,香氣的保持都比較好,老茶香高而且富于變化。所以有人總結為“熱存熟、冷存香”。
適宜的濕度、恒定的溫度和流通的空氣,是普洱茶貯藏的條件。濕度,是普洱茶收藏南北差異的一個重要指標。
防潮防霉是南方收藏普洱茶的關鍵問題。首先,梅雨期間,要把窗、門關緊關好,防止潮濕的空氣入侵普洱茶的肌膚。而這個時候,普洱茶吸收空氣中的適量水分,是自然發酵、自然陳化的最佳時候,所以更要特別留意。當濕度過高時,比如高達75%以上仍不能通過開窗通風等方式加以解決時,可以用除濕器,加以人工干預。
相反,北方的濕度就要低很多,不有利于普洱茶的收藏和保存。白天濕度普遍偏低,而晚上濕度則略微偏高,總體濕度明顯低于南方。
普洱茶在如此濕度環境下,陳化就變得十分緩慢,因此同樣需要“人工增濕”。在較為干燥的環境里,可以在茶葉的旁邊擺放一小杯水,或是一盆清潔的水,或開動加濕器,令空氣中濕度增大。當然過猶不及,年平均濕度不要高于75%。
關于普洱茶保存的最佳濕度,雖然還存在不少爭議,但很多藏家的實踐經驗告訴我們,平均濕度不超過75%是一個理想狀態,而超過85%,茶品就會產生霉變。
與綠茶紅茶比較起來,普洱茶算是堅剛的,如果能使自然的溫度長年保持在20至30攝氏度之間,則是最理想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