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造之初,鐵壺就有了高低相差極大的兩個身份:一是家庭日用,一是饋贈收藏或煎茶禮用。家庭日用的鐵壺只是作為一個煮水器來使用,這類鐵壺價格低廉,更講求實用,在鑄造方法和表面修飾上花費的工夫極少,以此提高產...
日本茶道開創于公元15世紀,茶祖村田珠光將禪宗思想融于茶事之中,成為茶道形成的關鍵,從此茶事活動有了深邃的思想內涵。七百年來,茶道將宗教、哲學、倫理與美學熔為一體,形成極具特色的日本代表文化,而自茶道誕...
說到“釜師”,大家應該略有耳聞,但知其然卻不知所以然。你我只知道釜師是匠人的一種稱號,卻不懂為何有些銀匠要稱為釜師?釜師和銀壺匠人又有何關系呢?說到“釜師”要先從“釜”說起。在“茶壺”還沒有出現前...
壺蓋好比一個人的帽子,其品像對于壺的整體品像有著非常重要的因素,壺蓋的功能是儲備水的蒸汽能量,令壺中的水快速沸騰和常態封蓋壺口以免灰塵入壺。從觀賞角度或許我們更關注壺蓋的美感,但從功能角度考慮,釜師...
1600年左右,有三個地方因鑄鐵壺而聞名:一、蘆屋、筑前國省(現在福岡縣)--生產俗稱老式蘆屋的釜;二、佐野天明町、下野國(現在櫪木縣)--生產一種老式天明釜;三、京都—生產一種老式京壺。以下探討各地區的發...
大西清佑衛門是京都地區知名的釜師家族,有四百多年歷史,茶釜居多,第九代以后開始有了制作鐵壺的歷史記錄,早期幾代的作品風格樸實沉靜,后期幾代的作品則比較華麗典雅。大西家是日本歷史最悠久的鐵壺堂口,歷代一...
自平安時代起,日本茶釜隨著飲茶的興盛而得以發展,形成“蘆屋釜”、“天命釜”、“京作釜”三大類?!疤J屋釜”是對成形于日本鐮倉時代末期至桃山時代、產于筑前國(今福岡縣)蘆屋津(今蘆屋町)的茶釜的統稱。...
由于日本游的興起,很多日本產品也慢慢被中國開始熟悉起來?;仡^來大家可能會觀察的得到,日本這個國家和中國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日本古代從中國引進的很多工藝在日本被發揚光大,做成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產業,同...
鐵壺的歷史晚于鐵釜?!拌F瓶”一詞最早出現在名古屋釜師加藤忠三郎寫于1785年的文獻資料中。在這之前人們一般稱其為“手取釜”,意為可以用手提的茶釜。鐵瓶的創始人小泉仁左衛門是江戶時期京都人,第三代御...
鐵質、銀質、金質的“湯沸”在日本為煮水所用?!拌F壺是常見的日用之物。鐵壺傳入日本后,在江戶時代(1603-1867)被廣泛地使用;到了明治時代(1868-1912)已成為百姓的必備之物。日本銀制品的出現與中國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