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盞有兩大類,一類是古董建盞,另一類是現(xiàn)代建盞,這類建盞又有現(xiàn)代電窯燒制、木材燒制之分。現(xiàn)代建盞作為黑瓷茶器,目前在市場上別具一格。現(xiàn)代電窯燒制也有一定的收藏價值,而柴燒的建盞成品率極低,基本上燒成一半砸一半,成的一半里面只有千分一左右能出精品,其余的就是普通地攤貨。關(guān)于真假建盞的區(qū)別,以及假建盞的特點,有五個核心的檢驗標準。
一、含鐵量的高低
建盞是鐵胎鐵釉,燒成溫度在1300度左右,屬于高溫瓷,所用的泥是紅棕色粘土,含鐵量高達8%~14%。因此,作為真品的建盞燒出來的胎底是黑色或褐色的,用較小的磁鐵去吸時會被吸住,而假建盞的特點之一是含鐵量低,沒有磁性,用小磁鐵吸不住。
二、器型是否周正
由于胎土的含鐵量較高,加之是以1300多度的高溫?zé)贫桑哉娼ūK極不容易出現(xiàn)開裂或變形的情況,必須滿足無明顯變形、表面不開裂、沒有氣泡、針眼很少這四個條件,而假建盞的特點之二就是容易容易開裂和變形。將建盞倒扣在表面平整的桌子上,真建盞的口沿和桌面會貼合得很好,假建盞由于容易變形,因此一般會左右晃動。
三、胎質(zhì)是否厚實
通過建盞底足也可以判斷出盞的真?zhèn)巍R越査粠У奶ネ林瞥傻慕ūK,手感厚重,胎骨厚實堅硬,表現(xiàn)在胎體就是“鐵胎”,顏色一般為暗黑色或灰黑色,敲擊時能聽到類似金屬的聲音。而仿制品的建盞的第三個特征就是胎質(zhì)輕薄,叩之無金屬碰撞聲,因此透氣和保溫效果較差。
四、斑紋是否清晰
真正的兔毫盞擁有青黑色的斑紋底色,也就是黑中帶青,并且斑紋會盡量長,分布不稀不緊,具有三維立體效果,最好能夠從盞口延伸至盞底。油滴盞的話,油滴斑紋需要是清晰可見、分布均勻飽滿的,有些則是獨立斑點。而假冒的兔毫盞斑紋底色會是“死黑”色,分布不規(guī)則;油滴盞則斑點大小不一、模糊一片。
在選購建盞時,遇到斑紋粗大且十分炫目的情況也需要特別小心,這種盞很可能不是用建陽當?shù)禺a(chǎn)的原礦土和原礦釉燒制出來的,而是添加了其他原料和元素,比如化學(xué)釉。由于工藝師都不會公布自己的釉料配方,想要分辨釉料是否純正會十分困難,所以網(wǎng)上100多元甚至幾十元的建盞,最好一概別買,有號有款的大師盞一般都要大幾百的價格。假建盞的第四個特點就是價格低廉。
五、是否有號有款
建盞上有沒有工藝師的落款或證明,這也是鑒別真假盞的依據(jù)之一。一般大師都會簽自己的證書,證書上蓋有品鑒專用章,憑此可在官方網(wǎng)站溯源,從而分辨建盞的真假。頒發(fā)證書的部門是南平市工藝美術(shù)行業(yè)發(fā)展促進中心。如果找不到這種盞,基本上意味著你買到的是假建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