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一般經過1200℃~1300℃的高溫燒制而成,具有光潔如玉、胎薄致密、氣孔較少、吸水率低或不吸水等優點。用瓷壺瓷杯泡茶喝,能真實且公正的反映出茶的真香真味,從而能獲得很好的色香味。因此,瓷質的瓷壺往往可以沖泡幾乎所有茶類,它們是使用最廣泛的茶具之一。
如果非要指定一些適合沖泡的茶葉,相對而言,瓷壺用來喝高香茶更佳,比如祁門紅、單縱茶等等。瓷器泡茶有助于“發香”,能彰顯茶的香氣。如果是色澤潔白的白瓷,由于能夠極佳地反映出茶湯色澤,有利于欣賞茶色,那么這種瓷器更適合沖泡鐵觀音。通過白瓷茶具的沖泡,鐵觀音其獨特的“觀音韻”可以被淋漓盡致的體現出來。
瓷器由陶器發展演變而來,后者通常用含氧化鐵的粘土燒制,具有表面粗糙、氣孔較多、胎體較厚等特點。與瓷器相比,陶器的傳熱速度慢,但保溫性好。用陶器喝茶,更有助于“發味”,能更好地展現茶的韻味。因此,陶制茶具十分適合用來喝黑茶、老白茶等,用于煮水、煮茶皆可。這些茶葉可以長期陳放,陳放時間越長,茶味越好。
在使用瓷壺泡茶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保養,避免瓷壺受到嚴重危害。尤其是傳世精品瓷壺,更要求精心保養。剛買回來的高溫釉瓷壺,或者是釉下彩瓷壺,可以先放在清水中浸泡一個小時,再用洗潔精、肥皂等堿水清洗外表油污,最后用凈水沖凈,用毛巾擦干凈水分。
瓷器胎薄,用于泡茶時需要注意控制好水溫,避免冷熱水交替淋壺,這樣容易使瓷器發生爆裂,每次泡茶前可以先用熱水溫壺,使壺身受熱均勻。如果是彩色瓷壺,可能會因為色彩中鉛的成分較多,出現泛鉛的現象。這個時候不用擔心,先用棉簽蘸上白醋擦洗,再用清水洗凈,之后便能繼續泡茶了。
在出現開片或沖口裂紋等現象后,茶漬容易沁入其中,這時可以用牙刷蘸些酸性液體,如白醋,輕輕刷洗瓷壺。這個方法適用于高溫釉瓷壺,不適用于釉下彩瓷壺,因為酸堿性溶液容易損傷釉彩。瓷器屬于易碎品,平時存放時一定要做好防擠壓、防碰撞的保護措施,不要直接用汗手去摸它。將瓷器放置于桌子上時,底下可以用絨布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