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陵春黃茶是岳陽黃茶的主導品種之一,由湖南洞庭山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生產。品牌“巴陵春”,是中國馳名商標、湖南十大茶品牌、中國黃茶推薦品牌。浙江大學CARD中國農業品牌研究中心聯合中國茶葉研究所《中國茶葉》雜志、浙江大學茶葉研究所等權威機構評定,2017年“巴陵春”品牌價值達7.03億元,位居全國第10位,黃茶品牌第1位。
巴陵春黃茶由唐代貢茶“灉湖含膏”演變而來。據李肇《唐國史補》載:“風俗貴茶,茶之名品益眾。劍南有蒙頂石花,或小方,或散芽,號為第一。湖南有衡山,岳州有灉湖之含膏。”中唐楊曄《膳夫經手錄》載:“岳州灉湖茶所出亦少,其好者可企于茱萸寮。”裴汶《茶述》中載:“今宇內土貢實眾,而顧渚、蘄陽、蒙山為上,其次壽陽、義興、碧澗、灉湖、衡山,最下有鄱陽、浮梁。”“灉湖”就是現在的岳陽南湖。據宋代《岳陽風土記》(范致明撰)載:“灉湖在州南,春冬水涸,昔人謂之乾湖,水經謂之滃湖。”州南即指岳州之南,灉湖系洞庭湖的一個小湖汊,有北港水注入。巴陵春黃茶基地建在北港和君山茶區,自唐代起就生產黃茶,宋代為“黃翎毛”,清代主要生產毛尖茶,近年,該區生產巴陵春黃茶。巴陵春黃茶傳承唐宋風韻,有詩贊賞:“唐宋含膏妙絕倫,貢茶演變巴陵春。前朝僅可供王室,近歲還能運港深。難怪高層皆圣手,原來前世是神人。欲尋基地在何處,綠水青山遠隔塵。”
巴陵春黃茶品種齊全。按茶類分為散茶(銀針、毛尖、花香黃茶、黃大茶)和緊壓黃茶。巴陵春黃茶銀針芽壯多毫,條直勻齊,著淡黃色茸毫,香氣清鮮,味醇和甘甜等特點。在玻璃杯中用新沸開水沖泡茶芽,茶芽首先橫臥水面,然后直立杯中,狀如群筍出土,部分芽頭有起有落,形成一道變幻的立體風景畫,極具觀賞價值。巴陵春黃茶毛尖外形條索粗壯,帶卷曲狀,白毫顯露,葉色金黃,內質湯色杏黃明凈,香氣清高,滋味醇厚,回味甘甜,耐沖泡,葉底嫩黃。
巴陵春緊壓黃茶是以黃茶的毛茶為原料,經毛茶精制、半成品拼配、高溫汽蒸、緊壓定型、干燥、包裝等工序加工而成的磚形、餅形、錢幣形或其它形狀的緊壓茶。緊壓黃茶不但耐泡、耐貯、外形美觀,而且通過半發酵使其具有獨特的保健價值,同時擁有較高的收藏價值,受到收藏愛好者的喜愛。岳陽緊壓黃茶,外形有餅、磚、匾、金幣、小沱等。巴陵春黃茶引領黃茶科技新境界。公司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3項。公司近3年來先后承擔省、市級項目6項、科技部科技項目2項,研發黃茶新產品30多種,90%的產品已實現專利保護。
中國茶學泰斗施兆鵬教授為巴陵春黃茶產業園題詞:“巴陵攬勝景,百里黃茶香。”我國著名茶學教授、中國茶葉學會副理事長劉仲華為《巴陵春茶》著作作序,他指出:“巴陵春人不懈的努力,賦予了全新的內涵,科技創新與文化創新協力驅動,造就了今日中國新派的領導品牌——巴陵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