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溈山毛尖,在唐代就已著稱于世,歷史上一直是貢茶。
清同治年間,《寧鄉縣志》曾記載:“溈山茶,雨前采摘,香嫩清醇,不讓武夷、龍井。”
20世紀50年代,毛主席品嘗溈山毛尖后,托工作人員寫信向溈山鄉致謝。劉少奇主席生前把溈山毛尖作為家鄉茶,款待國內外友人。華國鋒同志題詞稱“溈山毛尖,具有獨特風格”。
生產情況
截至2017年底,寧鄉縣茶葉生產面積57000畝,其中采摘茶園27600畝,無性系良種面積10000畝。全年共生產加工茶葉6491.6噸,茶葉生產總值18738萬元。
產品榮譽
清同治六年(1867年),溈山毛尖被評為“全國十大名茶”。
2016年11月,原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對“溈山毛尖”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