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茶是中國之一,且是我國獨有的茶類,歷史悠久,以茶樹的芽、葉、嫰莖經殺青、、悶黃、干燥等生產工藝制成的產品,屬輕發酵茶。主產于我國四川、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和廣東等省。
據據茶樹鮮葉原料和加工要求的不同分為芽型(黃芽茶),芽葉型(黃小茶),大葉型(黃大茶)。
芽茶(黃芽茶)采用單芽或一芽一葉初展加工制成的產品。
芽葉型(黃小茶)釆用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初展加工制成的產品。
大葉型(黃大茶)采用一芽多葉加工制成的產品。
黃茶的加工工藝
⒈殺青
一般用斜鍋殺青,火溫掌握120℃-130℃,先高后低(80℃),炒到芽蒂萎軟,青氣消失,發出茶香,減重率達30%左右時即可起鍋。
⒉攤放
殺青葉出鍋后,放入小篾盤中,輕輕揚數次,散發熱氣,清除細末雜片。
⒊初烘與攤放
放在炭火炕灶上初烘,溫度掌握在50-60℃,每隔2-3分鐘翻一次,烘至5-6成干左右即可。下烘后攤放2-3分鐘。
⒋初包
初烘葉稍經攤涼,即用牛皮紙包好,每包1.5千克左右,置于木質制或鐵質制的箱內,放置40-48小時。
⒌復烘與攤放
復烘葉量比初烘時多1倍,溫度掌握在50℃左右,烘到8成干時即可,下烘后進行攤涼。
⒍復包
方法同初包,需時約20小時左右,至芽色澤金黃,香氣濃郁即可。
⒎足干
溫度控制在40-50℃之間,葉量為500克左右,烘到足干時下烘。
⒏分級
按芽頭肥瘦、曲直和色澤的金黃程度分級。
黃茶的品質特征
⒈芽型(黃芽茶)
外形針型或雀舌型,勻整、凈、色杏黃,內質香氣清鮮,滋味甘甜醇和,湯色嫰黃明亮,葉底肥嫰黃亮。
⒉芽葉型(黃小茶)
外形自然型或條型、扁型,較勻齊、凈、色淺黃,內質香氣清高,滋味醇厚回甘,湯色黃明亮,葉底柔嫰黃亮。
⒊大葉型(黃大茶)
外形葉大多梗、卷曲略松,尚勻齊、有梗片、色褐黃,內質香氣純正,滋味濃厚醇和,湯色黃尚亮,葉底尚軟、黃尚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