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綠茶是青姑,紅茶是貴婦,那么,黃茶就是風韻動人的徐娘了。日常茶飲中,黃茶并不多見。黃茶,顧名思義,茶色金黃亮麗,其最顯著的特點就如詩中所說“黃色黃湯稱鵝黃”。
黃茶,可以說是六大茶系中存在感最低的一個了。經常會有人將黃茶錯認為綠茶的一種,也時常會被誤解為是綠茶放壞了。所以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黃茶。黃茶是中國六大茶系之一,按鮮葉老嫩芽大小劃分,可分為黃芽茶、黃小茶和黃大茶三類。
⒈黃芽茶
鮮葉最為細嫩,于谷雨前后采摘,采摘標準為一芽一葉至二葉初展,茶有君山銀針、蒙頂黃芽和霍山黃芽等,其中君山銀針最為名貴,屬于中國名茶之一,雅稱“金鑲玉”。
⒉黃小茶
細嫩芽葉制成的統稱為黃小茶,多為一芽一葉、一芽二葉,但品質不及黃芽茶,如溈山毛尖、平陽黃湯、雅安黃茶等均屬黃小茶。
⒊黃大茶
用粗老原料制成的,稱之為黃大茶,采摘標準為一芽三四葉或一芽四五葉。如安徽皖西金寨、湖北英山和廣東大葉青都是黃大茶。
常見的黃茶
霍山黃芽
霍山黃芽產于安徽省霍山大化坪鎮、太陽鄉金竹坪、為中國名茶之一。該茶外形條直微展,勻齊成朵、形似雀舌、嫩綠披毫,香氣清香持久,滋味鮮醇濃厚回甘,湯色黃綠清澈明亮,葉底嫩黃明亮。自唐至清霍山黃芽歷代都被列為貢茶。
君山銀針
君山銀針與不同,不是白茶,與銀毫也不同,不是綠茶。他是黃茶中獨具一格的名茶。產于湖南省岳陽市君山區洞庭湖邊的小島君山。黃芽茶之極品,其成品茶,外形茁壯挺直,重實勻齊,銀毫披露,芽身金黃光亮,內質毫香鮮嫩,被譽為“金鑲玉”。
北港毛尖
北港毛尖以注冊商標“北港”命名,唐代稱“邕湖茶”,產于湖南省岳陽市北港。它的外形芽壯葉肥,毫尖顯露,呈金黃色;內質香氣清高,湯色橙黃,滋味醇厚,葉底肥嫩黃似朵,在1987年在湖南全省名優茶評比中被評為全省名茶。
廣東的大葉青
為廣東的特產。制法是先萎凋后殺青,再揉捻悶堆。工藝與其它黃茶有所差異。其產地為廣東省韶關、肇慶、湛江等縣市。它外形條索肥壯、緊結、重實,老嫩均勻,葉張完整,顯毫,色澤青潤顯黃,香氣純正,滋味濃醇回甘,湯色橙黃明亮,葉底淡黃。
貴州海馬宮茶
產于貴州省大方縣的老鷹巖腳下的海馬宮鄉。海馬宮茶采于當地中,小群體品種,具有茸毛,持嫩性強的特性。前后開采。海馬宮茶屬黃茶類名茶。具有條索緊結卷曲,茸毛顯露,青高味醇,回味甘甜,湯色黃綠明亮,葉底嫩黃勻整明亮的特點。
據史料推測,黃茶在公元七世紀已經問世。《霍山縣志》記載:霍山黃芽之名已肇于西漢,興于唐,自明代列為貢品,清朝時期最為普遍。而整個唐朝盛行蒸青綠團、餅茶,中唐時炒制的才剛剛出現,何談?所以“肇于西漢”的“霍山黃芽”,應該說的是鮮葉帶黃色的特異樹種制成的茶葉。而現在所說的黃茶,是指經過燜堆渥黃技術制成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