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本來做炒青綠茶,但——由于殺青、揉捻后干燥不足或不及時,葉色變黃,便出現了風格與綠茶稍顯差異的新品類——黃茶。這樣說來,黃茶與綠茶,算是“近親”關系了。
黃茶分類
黃茶和綠茶相似,不同在于加工多了一道工藝,就是把殺青和揉捻后的茶葉,用紙包好或用濕布蓋好,讓茶坯在濕熱的環境下進行非酶性的自動氧化,葉綠素同時產生變化,呈現出黃湯黃葉等現象。
按原料選用標準的不同,黃茶分為黃芽茶、黃小茶和黃大茶三類:
黃芽茶
原料細嫩,采摘單芽或一芽一葉加工而成。主要包括湖南岳陽洞庭湖君山的“君山銀針”、四川雅安名山縣的“蒙頂黃芽”和安徽霍山的“霍山黃芽”。
黃小茶
采摘細嫩芽葉加工而成。主要包括湖南岳陽的“北港毛尖”、湖南寧鄉的“溈山毛尖”、湖北遠安的“遠安鹿苑”和浙江溫州、平陽一帶的“平陽黃湯”。
黃大茶
采摘一芽二、三葉甚至一芽四、五葉為原料制作而成,主要包括安徽霍山的“霍山黃大茶”和廣東韶關、肇慶、湛江等地的“廣東大葉青”。
黃茶中的名茶有:君山銀針、蒙頂黃芽、北港毛尖、鹿苑毛尖、霍山黃芽、溈江白毛尖、溫州黃湯、皖西黃大茶、廣東大葉青、海馬宮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