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黃茶有“杯中黃金”的美譽,在綠茶的加工基礎上又經過了悶黃的工序,通過非酶促氧化才變為黃茶。如果非酶促氧化程度很深,就成了黑茶。因此黃茶介于綠茶與黑茶之間,似黃非黃,似綠非綠。其味清新爽口、醇和香濃,不如綠茶刺激,而又保留了綠茶的大部分營養成分,特別適合注重健康的人飲用。
根據茶葉的大小和葉子的鮮嫩程度,黃茶分為黃芽茶、黃小茶和黃大茶三類。黃芽茶的特點是芽頭飽滿、遍體白毫,茶湯呈杏黃色,香氣芬芳,入口甘甜醇香,例如湖南岳陽的君山銀針、四川名山的蒙頂黃芽、安徽霍山的霍山黃芽、浙江德清的莫干黃芽等;黃小茶的特點是芽葉肥壯,茶湯清澈呈黃色,味道淡雅清香,人口清冽爽口,例如湖南寧鄉的溈山毛尖、湖南岳陽的北港毛尖、湖北的遠安鹿苑、浙江的平陽黃湯等;而黃大茶的特點是芽葉飽滿肥厚,色澤青黃,茶湯清透明黃,入口甘甜香醇,例如安徽的霍山黃大茶、廣東的大葉青等。
黃芽茶葉干直形微展,芽葉嫩毫,色澤黃綠。在熱水的沖泡下起伏綻放,茶湯黃綠,清澈明亮。口感鮮醇濃厚,清香持久,韻味無窮。
與黃芽茶不同,霍山黃大茶則更顯‘粗獷’。
“葉大能包鹽、桿長能撐船”正是對霍山黃大茶外形最精妙的形容。梗壯葉肥,葉片成條,霍山黃大茶的梗葉吉相連形似釣魚鉤,梗葉金黃顯褐,色澤油潤。湯色深黃顯褐,葉底黃中顯褐。黃大茶鮮葉采摘的標準為一芽四五葉,一般長度在10~15厘米。因此黃大茶才會給人“粗枝大葉”的印象。
黃大茶雖然是大枝大葉,但卻是吮吸了足夠多的天地日月精華和山川靈氣的上等原材料;優質的霍山黃大茶,滋味濃厚醇和,具有高嫩的焦香。它的制作歷經12道工序,傳統三悶三烘工藝加之三十年工齡之高師手制,使得香醇的霍山黃大茶在時間的歷練下得以升華。一壺暖融融、香噴噴的黃大茶,幾口喝下去,感覺一天的疲憊頓消,身上也變得暖意融融。香味醇厚,茶色濃重,還有一種說不出的獨特的味兒,不知不覺中已經上癮,欲罷不能也。
經安徽農業大學科研成果證實,黃大茶還具有顯著降血糖、降血脂功效。
無論是黃大茶還是黃芽茶,飲用黃茶能夠緩解疲勞,軟化血管,有效地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的產生。同時黃茶還能夠幫助消化,對食欲不振、頭暈惡心、胃漲腹脹等癥狀都有明顯的治療效果。此外,黃茶憑借它清新淡雅的芳香氣味,還能夠清新口氣。
捧一杯黃茶,沖幾杯下肚,直到喝得鼻尖上冒出細密的汗珠,喝得腋下生風,喝得通體舒泰。
黃茶里面含有豐富的氨基酸,香氣物質、茶多糖,性質溫和,對于解暑退熱的功效顯著,這時哪怕再炎熱的天氣,再躁動不安的心情,也會隨著一口溫潤的黃茶被輕輕滋潤歸于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