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茶研究會副會長中華全國供銷總社茶葉研究所名譽所長于觀亭是中外著名的茶學專家,從事茶葉科研、加工、行業管理數十年,著述頗豐。他在《觀亭茶道》一書中對黃茶有個中肯的評價。
黃茶是個好茶類
于觀亭認為,黃茶是我國繼綠茶之后出現的第二個茶類。大約出現在中唐時期。人們喜愛這個新的茶種,就在綠茶加工中有意使原來的綠茶變醇。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就在綠茶加工過程中,在殺青后,或炒揉后加一道“悶黃”的工序,這樣就成了黃茶,并逐漸成為我國的一個茶類。
黃質有獨到之處;香氣清悅,味厚爽口,醇和香濃。有綠茶的清香、白茶的愉悅;有青茶的厚重、紅茶的爽口;醇和而香濃,是一個好茶類。自古以來,上至文人墨客達官貴人下至勞苦民眾皆喜歡。
黃茶從誕生起就以芽葉大小老嫩分兩大類,一類為小茶,就是獨芽或一芽一葉、一芽二葉初展做成的“黃芽”。如湖南的君山銀針、北港毛尖,溈山毛尖、湖北遠安鹿苑茶、浙江平陽黃湯、安徽的霍山黃芽等。
另一類為大茶,如安徽六安、金寨等地生產的黃大茶和湖北英山生產的黃茶,還有廣東生產的大葉青,也應屬于黃茶類。
芽茶是“陽春白雪”,多為高層人士消費;大茶是“下里巴人”,多為勞動大眾消費。所以說黃茶能夠滿足社會各階層人士消費,市場潛力大。
市場潛力很大,關鍵在市場開拓
中國每一個茶類都是好茶類,是經過長期的生產銷售中沉淀下來的,都有它獨特的口感(品質)和功效。因此我們在茶葉生產經營中不能輕易地拋掉哪個茶類。過去我曾多次說過,不能揚此抑彼,不能像前幾年云南那樣只要,其結果大家都已看到。
中國人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衣食住行都追求多樣化。喝茶也是一樣,不能只喝一種茶,人有多種口味多種愛好。關鍵是要廣大消費者知道黃茶,才能消費它,因此于觀亭對黃茶有如下幾點建議:
一是要把黃茶從綠茶中拉出來,不要向綠茶里擠。黃茶本來就是一個獨有茶類,要宣傳自己獨特之處,塑造成一個有獨特優越品質、特殊保健功效的茶類,如醇于綠,香于紅的特征。如黃茶含豐富的茶黃素,有利于抗氧化及心血管保健功能等。
二是加大宣傳推介、市場開拓。黃茶企業要團結起來,形成合力一起召開論壇會、推介會,共同研究黃茶的保健作用,特別是茶黃素的保健作用。
三是打造黃茶。品牌在商品銷售中是至關重要的,有了好的品牌才能打開市場,才能提高價值。本來有幾個好品牌,如君山銀針、蒙頂黃芽等,但這幾年宣傳得不夠。
四是對黃大茶要做精做細,提高檔次,科學包裝,擴大銷售地區。黃茶,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要加強科技研發。特別是研究它的品質特點和保健功能。如果抓住文化、科技,就會有兩個強硬的翅膀,我相信黃茶產業會騰飛,會很快發展,因為它的空間很大。
愿黃茶同其它茶類一樣做大做強,不要老當“小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