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好的黃茶?
知道這幾個方法就夠了
黃茶具有清新細膩的風味,其名稱則來自于其黃化過程所導致的略黃色澤。黃茶按其芽葉特點分為芽型、芽葉型和多葉型。在這三種類型中根據形態、產地等諸多因素又可以細分出許多不同種類的黃茶。如此繁多的種類,如何才能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健康好喝的黃茶呢?
近年來,國內黃茶市場得到了較大的發展,但現如今的問題是黃茶市場存在諸多不規范的現象,如綠茶打老火冒充黃茶,夏秋茶農殘超標,不干凈、不衛生的地面直接曬茶,茶葉加糖等,特別是黃大茶質量參差不齊,口感各異,買方選擇困難,無所適從。
面對如今黃茶市場魚龍混雜的現狀,我們可以用以下幾種方法來進行挑選
看顏色
看黃茶時要看其"黃"。黃茶在炒青后需經歷燜黃工序,通過燜黃的濕熱作用,使得葉片中的葉綠素A、B之間進行轉換,茶色由翠綠變為微黃。這道工序造就了黃茶的"黃"。采取不同的燜黃技術,芽葉變黃的程度也不一樣,形成的黃茶品質也各有不同。
根據燜黃的感官程度可將黃茶分為感官燜黃不足,感官燜黃適度和感官燜黃過度三種。
燜黃不足的黃茶滋味會偏澀,湯色葉底偏青。燜黃適度的黃茶,"黃"的特征就十分明顯,口感也最佳。而燜黃過度的顏色會偏暗沉,并且由于燜黃的時間過長,濕熱作用過于強烈從而導致黃茶品質的下降,滋味會淡薄,湯色葉底會偏暗黃。
除了看黃茶的"黃"之外,也要關注一些特殊的情況。比如沒有經過標準制作的會有干茶末端氧化變紅、葉片持嫩性變差、芽葉受凍變成紫紅色等問題。因此在挑選時要額外注意觀察顏色與色澤。
聞香氣
花香與茶味,風情萬種的相逢,這都源自于地域環境的魅力。
黃茶的香氣與其產地有關。安徽黃茶清甜花香,滋味甘醇,總體有清香之感。浙江黃茶的嫩玉米味較為突出。而四川黃茶香氣普遍為火工較足的味道,滋味方面又有強烈的收斂感。山東黃茶的老火香較重。湖南和湖北的黃茶都具有清香的花味。略微有不同的是,湖北的茶滋味甘鮮,帶有澀感。各地茶有各種香,可依據喜好進行挑選。
認標準
基于我國茶產業的發展,黃茶的生產需要按照國家標準的制定執行。一些地域的從采集、制作到成品都有嚴格的工序流程。這就形成了許多以產地命名的黃茶種類,比如霍山黃茶、君山銀針、莫干黃芽等等。這些地方的黃茶各具特色,形成了完整的產業工序。
標準化的生產更注重清潔,比單純靠手工操作的傳統模式更具連續性和清潔性。這樣標準化的生產也使得茶葉的品質得到了保證和提升。
品口感
最為極致的茶人,猶如一把利劍,追求問鼎巔峰的口感。口感的如琢如磨,味蕾的極致滿足是所有人的追求。
茶有上品,適口為珍,是不變的標準。一味茶,是口感味蕾里,水的同心而離居。黃茶的"黃葉黃湯"造就了其獨特的口感。
茶的味道就是植物的味道,口感里滲透著自然的氣息。泡開的霍山黃芽挺直微展,均勻成朵,形似雀舌,湯色嫩綠清澈,葉底微黃明亮入口香氣持久,濃厚回甘的滋味讓人難以忘懷。而君山銀針芽壯多毫,味醇甘爽,湯色橙黃。蒙頂黃芽外形扁直,湯色黃亮透碧,甜香濃郁。上品黃茶入口醇厚,如有苦澀之味蓋過香醇之味,便不宜選擇。
口感還與黃茶中物質含量有關。比如湖南生產的黃茶咖啡堿和生物堿的含量都要高于其他地區,這會使茶湯更加爽口。物質含量也會使有湖北地區生產的茶葉兒茶素的含量較高。兒茶素會促進新陳代謝,從而有抑制肥胖的效果。
現如今,黃芽黃湯黃葉的開始在人們的生活中流行起來。學會挑選優質的黃茶,才能體驗到極致的口感。通過看顏色、聞香氣、認標準、品口感找尋到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