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茶類中,烏龍茶類的茶青制作時間長,且品質變化受天氣影響較大。烏龍茶制作中“積水”與“失水”是茶青制作中常遇到的不佳情況。
茶青在制作過程中伴隨水分的散失,滋味、香氣成分的形成也相應發生變化。這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對氣溫和濕度的要求高。若氣溫高、溫度低,茶青水分散失過快,內在成分來不及轉化,就呈現出干枯狀態,稱為失水。若氣溫低、濕度大,茶青經長時間攤放與做青,葉緣已消失部分水分而引起了發酵,中間部位卻仍保持鮮活狀態,稱為積水。
做青是烏龍茶制作的關鍵工序,堪稱烏龍茶的點睛之筆。它包括兩個反復交替的過程,搖青(也稱為浪青、攪拌)和靜置。茶青在靜置過程中,葉片水分緩慢消失,逐漸呈萎蔫狀態,而茶梗中含水量較高,因此需要進行攪拌,使梗中的水分流向葉片,俗稱“走水”。這時葉片又恢復生機,俗稱“還陽”。同時伴隨著各種化學變化。搖青、靜置,反復進行,直到呈現茶師滿意的狀態。茶青在做青過程中歷經折磨,涅槃重生,最終形成烏龍茶獨特的花果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