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茶類中,一提及烏龍茶,茶客們總能想起它出類拔萃的“香氣”。
它的香究竟從何而來?與香精是否有著不可告人的秘密?
據研究表明,茶葉的香氣物質含量只占茶干重量的0.01%~0.05%,甚至可以用“微乎其微”來表示。
但是,鐵觀音竟能將其發揮到極致,還俘獲了一大批愛香之士。
烏龍茶中,香型各異,各種香氣的形成皆有跡可循,其主要線索就在于:
1.原料品種
2.原料產地
3.采摘季節
4.制作工藝
原料品種香
一般的中小葉種茶樹比大葉種茶樹的香氣物質含量要高。
鐵觀音本身原料的芳香度就比較高,所成茶品自然也是芬芳四溢。
雖然,大葉種茶樹本身的香氣物質較少,但是,只要通過特殊的工藝制作,一樣也能夠擁有獨到、迷人的香氣。
原料產地香
同樣的茶樹品種,種植的地區不同、環境不同,就能造就出香氣的不同。
茶葉內含的香氣物質多少,實際上是由茶樹栽培方式與采摘成熟度決定的。
茶樹栽培在先天生態條件好或茶園管理良好的地區,都能生產出含有豐富香氣物質的茶葉。
我們都知道,鐵觀音是半發酵茶。
半發酵茶最重要的香氣來源,就是成熟葉片內本身的香氣物質能夠在制作過程中,產生出新的香氣物質,為其不斷增香。
采摘季節香
在鐵觀音中,有一個常見的形容詞“春水秋香”。
春季通常比較潮濕,日照時間也相對短些,因此茶的香氣不會特別高揚,是屬于優雅內斂的性格;
但其茶湯質感會更好,更為醇和,是為“春水”之說。
秋季往往偏干燥,經過一夏的鐵觀音,攢夠了能量,香氣高揚而熱情,俗稱“秋香”。
側面表明,即使是同一品種,同一產地,隨季節氣候的變化,茶葉內含的香氣物質也會有所不同。
制作工藝香
制作鐵觀音時,采摘回來的鮮葉要經過曬青、發酵、炒菁、揉捻、烘焙等若干步驟,才能最終形成獨特、高揚的香氣。
在這個過程里,影響茶品香氣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是否曬青、走水環境如何、揉捻工藝如何等等。
其中,“曬青”是制作烏龍茶的關鍵。太陽光的輻射能促進了內含物質的轉化與香氣的形成,這一點,是機器萎凋所無法取代的。
由此可見,鐵觀音的茶香從以上種種因素中來,又深受它們影響,產生的香型千變萬化,但唯獨“高香”撲鼻,始終不變!與香精沒有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