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天氣,無處可逃,到Miss.李家蹭茶去。開車門的一瞬間,熱浪撲面而來,我與烤羊肉串,只差一撮孜然的距離!趕早不如趕巧,正好碰上Miss.李在泡大紅袍。此時喝一杯熱茶,毛孔能快速打開,將身體的熱氣都排出,遠勝過一杯冷飲。為解渴,我可是拿出武松大碗喝酒的氣魄,一口悶了手里的這杯茶。我,后悔了。
一杯茶下肚,頓覺四肢麻痹,天靈蓋都在顫抖。這茶,又苦又澀又麻,與中藥沒太大差別。Miss.李一定是嫉妒我比她高、比她美,所以才來了一杯這么“報復性的茶”。事實上,是麻花想多了。
Miss.李:“泡到第三沖,味道淡,于是坐了個杯。”
李麻花:“我的天,第三沖就要開始坐杯,這大紅袍的品質,也太差了吧。這種茶,你怎么還喝得下去?來,我帶了茶,老叢水仙,你這茶趕緊倒了,別折磨舌頭……”
明顯見Miss.李嘴角抽了抽,東拉西扯幾句,找了個送茶的借口,遁。望其背影,憂心忡忡。這么多年過去了,這小妮子咋喝茶沒一點長進呢,白白浪費了我那么多好茶。忽而,我想到了群里的那些好友,他們每天是不是也受這些劣質茶的折磨,還把它們視為珍寶?
也難怪會有茶友問:“優質茶和劣質茶,該怎么判斷呢?”
其實,巖茶是一款很直白的茶,種種細節均能體現一泡茶的品質高低之別,優劣之分。如何判斷巖茶好與壞?首先要了解劣質茶與優質茶的特征。劣質茶有哪些特征?
特征一:香氣落得快
何為香氣落得快?前一沖,還是花香馥郁妖嬈,芬芳甜美,下一沖就成了香氣寡淡,病懨懨,仿佛花香從來沒有來過一般。這種香氣落得快的特征,喝外山茶時遇到概率高,尤其是一些高香的品種茶,落差感非常強烈。如去年喝到的一泡金牡丹,那前兩沖的梔子花香,十米開外都能聞到。喜不勝收,仿佛撿到了一泡寶茶。喜滋滋地泡第三沖,香氣明顯依舊妖嬈芬芳,心情更加激動,難道真的撿到寶了?結果到了第四沖,香氣就像坐過山車,一落千丈,絲毫沒有前三沖的熱情與奔放。前三沖的驚喜,全成了泡沫幻影。品質不佳的茶,香氣才會有如此大之落差。
特征二:香氣不落水
香氣不落水,即在香氣只是輕微地漂浮在茶湯表面,如泡沫,一觸就破。要判斷香氣是否落水也很簡單,就是喝一口,體會口腔里的感覺,感受湯水里是否有香氣即可。劣質茶,香與水分離,只有入口的片刻有微弱的香氣,其余時間,絲毫體會不到香氣的存在。即便是用力啜茶,也只有微弱的香氣出現,葉瘦花殘。
特征三:極不耐泡
茶耐泡與否,亦是品質的一種體現。品質好,耐泡。品質不好,耐泡程度欠佳。如Miss.李今天喝的大紅袍,從第三沖開始坐杯,第五沖徹底沒味道,這是屬于非常不耐泡一類。常言道:七泡有余香,八道有余味,九道十道仍回味,所言非虛。牛欄坑肉桂、慧苑老叢水仙等好茶,品質突出,耐泡程度驚人,通常能泡到十五沖。如果把沖泡次數視為馬拉松比賽,好茶必定可以笑傲江湖,輕松奪冠。劣質茶,只能淪為配角,擔當綠葉角色。
特征四:苦澀難耐
劣質茶還有一個特別明顯的缺陷——茶湯苦澀。品質比較好的巖茶,只有在長時間坐杯(茶水浸泡超過2分鐘)情況下,才會有苦澀感。而劣質茶,即便是5秒快出水(注水出湯5秒完成),也拯救不了它苦澀的湯水,擺脫不了魔咒。一喝,當真會有頭皮發麻之感。且舌頭好像被覆蓋上了一層薄膜,不透氣,絲毫感受不到茶湯的味道與香氣。遇到苦澀的茶,寧愿喝白開水。
特征五:湯水薄、淡
劣質茶,湯水還有一個很大的缺點——清湯寡水。清湯寡水,即茶湯粗淡沒有味道。這種茶湯,喝著就像白開水里扔了幾片茶葉,有一絲游離的茶香,薄弱的味。但它的茶湯,只是水,沒有內容物可言,喝著很清淡。
劣質茶,那就是徒有一副皮囊,無靈魂,空洞而丑陋。那優質茶有哪些特征?
特征一:巖韻明顯
優質巖茶,它有韻,有骨,有香,是一款內外兼修的茶。論香氣,花香明晰,高揚,芬芳,馥郁,品種香突出。論口感,醇厚、飽滿、充實、豐盈。有巖韻的茶,證明它生長環境好,工藝好。巖韻越顯,品質越突出。
特征二:香氣落水
香氣落水,即茶湯里有香。如水仙的蘭花香、叢香;肉桂的辛銳桂皮香,果香,花香;黃玫瑰的玫瑰花香……這些除了在蓋子上能聞到,在湯水里同樣能存在。好茶,香氣極為妥帖地落在水中,與水融為一體,難舍難分,從入口到咽下,甚至是回甘,都帶著遒勁的香氣。好茶,香氣不僅在蓋子上,更在湯水里。
特征三:香氣豐富且持久
優質巖茶的香氣,要符合兩個特點。第一:豐富;第二:持久。香氣豐富,意味著巖茶中的物質含量高,各類芳香烴、芳香醇物質多。豐裕的物質,才能形成多層次的香氣變化,才會有花香、果香、桂皮香茶、叢香、木質香、粽葉香等香型的存在香氣持久,即香氣持續時間長。香氣持久度越高,其品質越好。若是從第一沖開始,至沖泡結束(至少泡十次),巖茶的香氣依舊堅挺而持久,張揚而清晰,這樣的茶,品質不會太差。
特征四:湯水醇厚
優質巖茶,它的湯才能稱之為“湯”,水中是有豐富的內容物,喝在嘴里,有漿感。入口,舌頭瞬間被物質所包裹著,如同燕窩的口感,細膩,純凈,柔和。用舌頭輕輕掂量、推動、攪拌湯水,能明顯體會到水中是有物質存在,它還能和你互動,挑逗著味蕾。湯水給人的感覺,如同意大利手工巧克力在口腔里融化后的觸感,富饒、充盈、醇厚、甜美、愜意。有時候甚至會詞窮,只想用“好喝”二字形容,大腦不愿再思考,只想接著喝第二杯。一切盡在不言中,干了這杯茶湯。
特征五:耐泡,十泡有余味
優質茶最不可忽視的一點——耐泡,超耐泡!每沖泡一次優質茶,你就會刷新對“耐泡”的定義。有人說,巖茶沖泡8次,就算耐泡。不,那是你沒喝過老叢梅占。有人說,巖茶沖泡10次,就算耐泡。不,那是你沒喝過牛欄坑肉桂。有人說,巖茶沖泡12次,就算耐泡。不,那是你沒喝過慧苑老叢水仙。耐泡的茶,總是會帶給你悸動、期待,以及未知的驚喜,你永遠也不知道,下一泡邂逅的優質茶,它到底能泡多少次!
后記
古語有云,一山難容二虎。優質茶與劣質茶,在茶客眼中,便是水火不容的關系。有了優質茶的存在,便無法忍受劣質茶。優質茶,是茶友心中的碧玉,可屈尊求好;劣質茶,是拙劣的東施效顰,避而遠之。若要形容優質茶,有太多太多溢美之詞。于麻花而言,優質茶,是陌生人如玉,是君子世無雙。而劣質茶,不過是一個字——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