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青也叫碰青、搖青、殺青,這是制作茶葉的一道工序,一般最常見見于烏龍茶(比如鐵觀音等),當然有少數綠茶、白茶現在也會使用做青工藝來制作。
做青的手工方法,閩北、閩南、廣東和臺灣各地不同,有搖青、篩青、做手、碰青等。大批量生產多數使用搖青機和做青機。
做青的目的通俗講就是去除茶葉中多余的水質讓原本的茶香做出來!做青能適當調節萎凋過程中水分蒸發和內含物自體分解。
做青葉受機械力作用,葉緣細胞部分組織受損傷,促使多酚類化合物氧化、聚合、縮合,產生有色物質和促進芳香化合物的形成。
做青由搖青和晾青兩個過程組成。在搖青過程中,葉片組織因振動而增強細胞吸水力,增進輸導組織的輸送機能,莖梗里的水分通過葉脈往葉片輸送,梗里的香味物質隨著水分向葉片轉移,水分從葉面蒸發,而水溶性物質在葉片內積累起來。
由于梗脈中的水分向葉片滲透,使搖青后葉子恢復蘇脹狀態,稱為還青,俗叫還陽。搖青之后進入晾青,晾青又稱靜置、等青、攤青。
在晾青過程中,做青葉處于相對停止狀態,葉片繼續蒸發水分,葉片失水多,梗里失水少,葉片又呈凋萎狀態,稱為退青。在做青過程中,葉片進行著萎凋的化學變化,綠色逐漸減退,邊緣部位逐漸變紅。
通過5—7次的搖青和晾青的交替進行,當葉子呈現邊緣紅(朱砂紅),中間青(或黃綠),葉脈透明,形狀如湯匙,外觀硬挺,手感柔軟,散發出濃郁的桂花香(或蘭花香),便是做青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