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單叢,其名甚大,屬條形烏龍茶。產于廣東潮安鳳凰山區,歷史久遠,種植水仙茶樹種、制茶均已有900余年,宋《潮州府志》載:"鳳山名茶待韶茶,亦名貢茶"。現尚存300-400年老樹齡茶樹3000余株,性狀奇特。其中幾株單樅老樹,尤為年久。最大者名“大葉香”,樹高5.4米,樹冠直徑7.3米,5個分枝,平均枝粗34厘米,據測定樹齡在600年余遠。鳳凰山區瀕臨東海,茶區在海拔1400多米的烏崠山麓,最高達1498米。屬海洋性氣候,年均氣溫17℃,最高氣溫35℃,最低氣溫-2℃,霜期較短,年降雨量1900毫米。土壤多為烏沙壤或黃壤,土層渾厚,富含有機質,pH值4.5-6。茶區云霧繚繞,晝夜溫差大,自然環境有利于茶樹的發育及形成茶多酚和芳香物質。
鳳凰山地茶農,巨富選種、種植經驗。用于制作鳳凰單樅茶,是從鳳凰水仙群體中選出的優異單株,古時一株取一名,分株單采單制,皆品質優良,但名目雜繁。1950年就統一命名為"鳳凰單樅"(史亦有此名)。由于選用水仙品質茶樹鮮葉優次和制作精細程度不同,按品質依次分為:鳳凰單樅、鳳凰浪菜、鳳凰水仙三個品級。單樅,因其茶香、滋味差異,習慣將單樅茶按茶香型分為黃枝香、芝蘭香、桃仁香、玉桂香、通天香等多種。鳳凰單樅實行分株單采,清明前后,新茶芽萌發至小開面(即出現駐芽),即按一芽二、三葉(中開面)標準,用騎馬采茶手法采摘。過嫩,成茶苦澀,香不高;過老,茶味粗淡,產耐泡。采制時間以午后為上。烈日不采,雨天不采,霧水不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