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銀器制作源自中國,且受唐朝影響頗深。歷史上曾于隋唐時期先后派遣大量留學生到中國學習制作工藝和知識。延喜年間(公元9世紀初),日本已經有銀匠著手制作銀制的酒具和餐具。
日本銀器產業正式的開端是在室町時代。那時,日本各地發現了很多銀礦,有了更多的機會研究這種材料,制作了很多的銀制武器、佛像、首飾和生活用具。在江戶時期,日本金屬工藝確立的了“器”的精髓,各種豐富多彩的技法應運而生,工匠的技藝也在一代代的傳承中得以發展和傳承。在這一過程中,東京銀器成為日本銀工藝的最大繼承地。
昭和十五年,為了便于管理和發展東京地區的銀器產業,日本成立了“東京美術銀器工業工會”,吸引了有很多著名的銀器師的加入。然而沒能過多久,太平洋戰爭隨即爆發,物資開始實行統一管理,銀器行業受到了很大的打擊,難以為繼,東京美術銀器工業工會不得已解散。戰后,銀器行業的相關人士為了復興本行業,于昭和25年,召集了當時東京幾乎所有的83名銀器師,成立了“東京美術工藝品工業協同組”。由于戰爭的持續時間并不是很長,83人中有很多都是原先老公會的成員,因而東京銀器的傳承并沒有斷裂。兩次協會的成立在很大程度上保全了這一行業。
昭和54年,東京銀器被經濟產業大臣指定為日本傳統工藝。昭和57年,被東京都知事指定為傳統產業。之后東京美術工藝品工業協同組在日本全國范圍內多次展開會展,進一步奠定了東京銀器的地位。如今,東京是日本銀器的主要產地,以鍛金、雕刻、鑲嵌、蠟鑄等四種技法的交替使用,完成著各種器物的精妙創作。最著名的 “全日本金銀創作展”不僅從東京吸納作品,而是在全國范圍內征集優秀作品,成為世界一流的最頂級金工盛會。
現任全日本金•銀創作展開展委員會名譽會長、東京金銀器工業協會理事長大淵武則先生,精于銀器制作,憑借超高難度的“盆栽”系列和“麗鳥”系列享譽世界,尤其是“麗鳥”系列80微米的極細技術融合藝術,令世人嘆為觀止。
大淵武則先生創立的大淵銀器,憑借精細的做工,無與倫比的完美品質,成為當今日本銀器第一品牌,在世界范圍內飽受推崇。
日本銀壺的由來及功能價值分析
日本的茶器大都起源于中國,說起煮水的利器就不可不說日本銀壺,因銀這種金屬傳熱好,本身潔凈無味,而且熱化學性質穩定,不易銹,不會把水煮出怪味來,所以很受很多茶客的青睞。而銀壺的來源也可以追溯到中國唐代時期。
人類發現和使用銀的歷史至少已有兩千年了。而銀器在中國唐代曾經輝煌一時。那時的金銀器產量有限,使用者有嚴格的等級限制,所以制造的金銀器都是華美尊貴,彰顯皇家氣派。"鳳凰尊畔飛金盞,絲竹聲中醉玉人",道出唐代金盞等貴金屬器皿的使用頗為流行。在法門寺地宮出土過一套精美的金銀茶具,是我國目前所知時間最早、組合最完整、等級最高的成套茶具,也是世界上發現年代最早、等級最高的宮廷茶具。
隨著中國的飲茶文化和茶道具的流傳,日本把"茶道"引入到本國,并結合自己的文化特征發展成日本本土的茶文化。我們看見的鐵質、銀質、金質的"湯沸"在日本是用來煮水。
銀壺和金壺本身就是貴重金屬所制,并且是手工鍛打制造,所耗工時也很長,往往要月余,所以屬奢侈的器物,必是貴族階層才能使用。
品茶對水的要求很高,用銀壺煮出的水為軟水,口感較圓潤、甘甜,可明顯提升茶品口感。
近日,拍賣銀壺專場上,有一些銀壺為日本從明治時期到昭和時期的制壺名家純手工所造,不僅是用來煮水的器具,更是藝術價值與實用價值完美結合的藝術品,有些甚至可以說是百年難遇的珍品,不過價格已經非常之高。
日本銀壺從工藝上講,是幾百年的傳承,底蘊文化深厚;從造型上講,優雅端莊,柔韌又極富張力,擁有很好的審美價值;從功能上講,可明顯提升茶品口感,殺菌消毒,保健性強;從投資角度看,越用越有價值,升值潛力大,還可以代代傳承,為子孫后代留下一筆茶文化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