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生鐵壺的歷史
日本鐵壺流行于一般家庭,大約是在江戶中期至昭和期間盛行。當時的鐵壺是采用優質的日本鑄鐵打造,到了昭和初期,由于二次世界大戰(1939—— 1945)開戰,戰爭需使用大量的鐵料,因此鐵制品都受到嚴密的管制,導致鐵壺的產量劇減并停產。昭和二十年(1945年),民生用品鑄物鐵壺(南部鐵壺)才全面恢復生產。
二、日本鐵壺的產地
日本鐵壺產地分為兩個:“南部鐵器”及“京都系鐵器”。
“南部鐵器”是地域的統稱,其實是泛指日本巖手縣的著名特產,用傳統鑄造法以及使用手工打造的生鐵制品。以一般家庭用煮水壺為主,主要特征是蓋子由鐵打造,壺體幾乎以黑色為主,沒有響片,以盛岡及水澤兩地為最主要的產地。
“京都系鐵器”是指在京都等地制作的鐵壺,亦叫關西鐵壺。是日本當時貴族使用的器皿并作為高檔禮品收藏并贈送。其壺蓋由銅打造,蓋子上的壺鈕為銅或銀鑄造,壺底有響片,精品級老壺的壺身和把手均有金銀鑲嵌。京都系鐵壺以龍文堂、龜文堂、金壽堂、光玉堂、云色堂五大堂號和幾十位大師名人著稱。
三、日本鐵壺的稱謂
日本鐵壺稱為鐵瓶或急須。鐵瓶一般是指容量在500cc以上鐵制煮水器具,一般是用來煮水。急須一般是指容量在500cc以下的鐵制茶壺,附有濾網,一般是用來泡茶。
四、日本鐵壺的堂號
根據現有的資料,京都系鐵壺的堂號大致可以區分為五十多家(不含南部鐵器及純粹名人作品),分別有:龍文堂、龜文堂、金壽堂、光玉堂、云色堂、銀秀堂、梅泉堂、五葉堂、龍云堂、龍虎堂、龍方堂、金龍堂、青龍堂、金鳳堂、光龍堂、萬龍堂、昭龍堂、信龍堂、地龍堂、晴壽堂、正壽堂、松壽堂、龍壽堂、金陽堂、金光堂、金祥堂、金玉堂、金青堂、金金堂、金清堂、精金堂、松玉堂、云色堂、省鑄堂、鳳鳴堂、三德堂、菊光堂、光寶堂、紫金堂、榮青堂、鐵紫堂、英青堂、等等堂號。
主要分有龍文堂及金壽堂兩大體系,龍文堂風格花俏,相當于紫砂壺的花貨,金壽堂風格高雅素潔,相當紫砂壺的光貨。
五、日本的新、老鐵壺
新鐵壺:指日本現代制作的鐵壺,主要表現在壺體內部涂有防銹漆或壺把涂有植物生漆。
老鐵壺:指江戶期到昭和期之前制作的老壺,工藝精湛,鐵質純粹,有收藏價值。
六、壺臍、響片
“壺臍”指壺底的鑄鐵孔,有凹陷的單孔,有突出的肚臍孔。
“響片”是指鐵壺里面的底部會有三或四片左右的鐵片,是釜師精心的制作,因為有罩響片所以鐵壺才會有悅耳的聲音。此技法主要表現在“京都系鐵器”。 在煮水過程中,鐵壺響片的聲響有的像風吹松的聲音,有時似聳入云霄的瀑布,有時是拍打撞擊巖石的海浪。
七、日本鐵壺日常使用的幾項主要注意事項
1、鐵壺不能用清潔劑洗清潔,壺內不能用尖硬物(鋼絲球)擦拭,鐵壺不使用時要保持干燥以免生銹。
2、注水時不要注滿,6、7分滿為宜,煮水沸騰時,水蒸氣會從壺口或壺蓋噴出,注意灼傷。
3、切勿將老鐵壺干燒,嚴禁將燒熱的鐵壺用冷水急速降溫,這樣會使生鐵壺爆裂。
4、鐵壺可用電磁爐、電陶爐或瓦斯爐,但應小火慢煮,切不可用大火猛煮。